《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十七章


重要的事情才是。”
金星說:“不然。眼下固然要趕快做幾樁事情出來,但定名號實不容緩。自古
以來,凡舉大事,沒有不早定名號,以正視聽,號召遠近。陳涉揭竿起義,就定國
號為張楚,自稱為王。項梁、項羽叔侄起義,找到楚懷王的一個孫子名叫心的,奉
之為主,稱為義帝,以便號召天下,這也是定名號。義帝死後,項羽自稱西楚霸王,
劉邦稱為漢王,都是正式名號。當時天下諸侯,不歸於楚,則歸於漢。王莽篡漢,
倒行逆施,民不聊生。新市、平林①一帶豪傑首先發難,共推劉玄為帝,恢復大漢
國號,年號更始,取廢除新莽苛政,‘與民更始’之意。這也是起義後就趕快建立
名號。元末天下大亂,韓山重首舉義旗,自稱是宋朝趙氏後代。韓山童死後,眾首
領奉其子韓林兒為帝,國號為宋,年號龍鳳,自河北、河南、山東以至江淮之間,
到處起兵回響,奉其正朔②。朱元璋原來也是奉林兒為主,到了南京後稱為吳王,
這吳王就是他稱帝前的正式名號。當時群雄並起,或稱王,或稱帝,或稱元帥,或
先稱元帥而後再進一步稱王稱帝。總而言之,莫不假借名義,以資號召。愚意以為,
‘闖王’這稱號,雖為百姓所熟知,天下所共聞,然究非正式名號,適宜於今日之
前,而不適宜於今日之後。今日情況與昔日不同,應速建立正式名號,以示‘奉天
承運’③之意,亦以新天下之耳目。”

①新市、平林——新市在令湖北京山縣東北。公元17年,新市農民起義,推王
匡、王鳳為首,屯兵綠林山中。平林在今湖北應山縣西南。公元22年,平林人陳牧、
廖湛車民眾起義,回響赤眉軍。
②正朔——正月朔日,即正月初一。上古每次改朝換代都要改定歲首,也就是
確定新的正朔,凡擁護這一皇權的諸侯王,都得以他的正朔為準,這叫做“奉正朔”。
從漢武帝以後,歲首不再改變,但每年頒發一年曆書的大權,仍在皇帝手中。
③奉天承運——奉天的意思是說做皇帝是“受命於天”。承運的意思是說繼承
或承受了新興的氣運。“奉天承運”四字代表古代皇權天授思想。

自成雖然很重視牛金星這個建議,但是他知道將士們習慣於他的闖王稱號,老
百姓也都耳熟嘴熟,所以不打算立刻就改換稱號。他向宋獻策和李岩問:
“你們二位的高見如何?”
宋獻策在事前聽金星談過這個建議,所以趕快附和金星,說了幾句建立名號為
當務之急的話。李岩因不知牛金星的真意思是指的什麼名號,也不知目前這闖王稱
號為什麼已不適宜,所以不便多言,只是敷衍地說了幾句。闖王笑著說:
“林泉,你初來軍中,大概還不曉得這闖王稱號的來源吧?”
李岩欠身說:“尚不清楚。”
自成接著說:“從天啟七年起,陝西、山西兩省各處紛紛起義。眾多頭目為避
免自家的真實姓名外露,連累親戚、族人,就替自己起個譯名,成了一股風氣,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