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十七章


今還多是如此。像八大王、左金王、剷平王、掃地王、混世王、爭世王等等,都是
諢號,不是真正稱號。大小起義的股頭有幾百,幾乎一百個中有九十幾個人都是用
的渾號。至如今不要說外人弄不清有些起義頭目的真實姓名,連我們身在其中的人,
有很多也不清楚。如今起義的人,都用諢號代替了真名,這也是幾百年來老百姓造
反的血淚經驗啊!”
宋獻策點頭說:“是的,一次老百姓造反不成,不知有多少無辜平民受株連,
慘遭殺戮,幸而不殺的也要充軍遠方或將妻子籍沒為奴!”
牛金星說:“豈但株連九族,連一村一鄉的百姓也連累遭殃。”
闖王接著說:“秦、晉兩省老百姓起來造反的時候,離徐鴻儒的起事只有五年。
大家聽說徐鴻儒起事不成,官軍殺戮很慘,把死屍堆成人山,所以都不敢使用真實
姓名,叫官府沒辦法株連殺人。”
宋獻策和李岩同時點頭說:“啊!原來如此!”
闖王又接著說:“那時候,人們被逼無奈,只想著造反,都沒有去想想如何替
自己建立個正式名號,如何將來建立新朝。早期十三家大首領中,只有我們高闖王
做事不同,立志要建立新朝,從來不用諢號,只用他的本名高迎祥。我是他的部將,
也只用本名,不用諢號。高迎樣自稱闖王,但這不是諢號,是個臨時稱號。我也自
稱闖將。“闖”字的意思是說我們敢造明朝的反,勇往直前,啥也不怕,百折不回,
更莫說中途投降。所以這個“闖”字,在我們的手下將士中深入人心,鼓舞志氣。
高闖王死了以後,各隊首領共推我做闖王,繼承高闖王的遺志,非把這個反造到底
不可。剛才啟東說應該另外建立名號,以便號召天下,這意思很好。只是咱們眼下
剛人河南不久,洛陽還沒有破,要急著做的事情很多,那建立名號的事,可以等攻
下洛陽以後再仔細商議。”
金星說:“現下緩議不妨。等攻下洛陽之後,務請闖王俯順輿情,建立正式名
號,以新天下耳目。”
他們又繼續閒談一陣。李岩正想趁機將他心中的重要建議說出,恰好一個親兵
進來稟報說晚飯已經擺在花廳里,總哨劉爺等都在那裡等候。大家趕快停止談話,
往看雲草堂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