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十四章


事不可。你們三位來到軍中,眾將領看你們既是同事,也是先生。我這個人是不喜
歡說客套話的。從今以後,咱們這些人不管先來後到,都是志同道合,親如手足,
禍福與共。有智出智,有力出力;文獻文才,武獻武功。文武和衷共濟,大事豈有
不濟?別的話,我就不用多說啦。”

①經濟——見本書第一卷第447頁注釋

李信的心中十分感動,說:“聽將軍如此一說,愈使信深感知遇之恩,敢不竭
誠盡忠,粉身碎骨,以報萬一!”
李自成因李信和宋獻策都是一夜未睡,特別是李信是連日鞍馬勞累,請他同軍
師暫且休息,並說親兵們已經在這花廳中替李信預備了床鋪。但李信今日初見闖王,
又受到如此真誠相待,那瞌睡和疲勞都跑到爪哇國了。他推故說他在馬上睡得很足,
並不疲勞。宋獻策見李信執意不肯去睡,只好相陪。他們圍著木炭火盆,繼續談話。
牛金星因為他自己和宋獻策來到闖王軍中,都沒有隱姓更名,獨獨李信在給他和獻
策的書子中提到要改名李伯岩的事,覺得大可不必,於是笑著問:
“昨日捧讀年兄瑤翰,備悉起義苦衷與來投闖王之誠。惟書中雲從今後將改名
伯岩,字林泉。以愚弟看來,年兄大名久已傳播遠近,豫東百姓莫不想望風采。何
不仍用原名,以便號召?”
李信回答說:“弟之所以改名,實有兩個緣故。原名乃先父母所賜。今日弟不
得已而造反,實非先父母生前所料。每念及此,心痛如割。弟在闖王帳下願為忠臣,
在先父母靈前實為逆子。因此弟決意不用舊名,一則以示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二
則使祖宗在天之靈不以弟之不肖而傷心蒙羞。再者,弟生逢亂世,原無富貴榮達之
想。今日來投闖王麾下,作一偏裨,只為一心往闖王誅除殘暴,拯斯民於水火而登
之社席。事成之後,弟即解甲歸隱,以遂初衷,長做岩穴之士,優遊林泉之下,得
沾昇平之樂,於願足矣。故擬改名伯岩,草字林泉,以示此志甚決,富貴不移。”

金星說:“年兄是王佐之才,將建不世之功。事成之後,恐怕闖王決不會放你
歸山,做嚴光一流人物。”說畢,拈鬚哈哈大笑。
自成笑著說:“目下只要李公子前來共事就好,且不說將來的話。你既然不想
再用原來的名字,那就改用新名字好啦。你是名門公子,不像我們造反容易。再者,
你不願繼續使用你中秀才、舉人的原來名字,表示同朱家朝廷一刀兩斷,我看,好
嘛。一個人改名字是常事,我自己也沒有用我原來的名字。”
宋獻策說:“足下原來台甫伯言,今將言字換成岩字,字異音同,這樣改法倒
也不錯。”他轉向闖王說:“我與李公子非一日之交,深知他襟懷高朗,志存匡濟,
雖出於宦門世家,而敝展功名,常抱山林之思。所以他趁著初來闖王帳下,改換名
字,一則表其素志,二則出於孝心。既蒙闖王諒其苦衷,從今日起,在咱們全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