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十九章


襄陽的守將投降,炮火更為著名。然而元朝的火器尚不發達,製法也不曾廣為流傳。
到了永樂年間,從交趾得西洋銑炮甚多,並用越南大王黎澄為工部官,專司督造,
盡得其傳。成祖又特置神機營肄習,編人京營之內。銃炮稱為神機,足見多么重視。
此後火器品類,日益增多,大小不等,大者用車,次者用架,用樁,小者用托。大
者利於攻城守城,小者利於野戰。說起它的厲害:小者能洞穿鐵甲數重,大者能一
發而殺傷千百人,能破艨瞳戰艦。弘治③以後,又傳人佛郎機炮④,轉運便捷,遠
遠超過舊制鐵炮。萬曆以來,火器益精,佛郎機反而漸被淘汰。有些西洋人寄居澳
門,與中國通商;有些人在北京傳教,並在欽天監供職,朝廷待以外臣之禮。這些
人頗精於格物致知⑤之學,善造火器,稱為西儒。徐相國精於天文、曆法、水利、
火器製造,就是跟這班西儒學的。近代火器大興,實是中國軍事史上的第二次大變。
勁弩及遠不過百步之外,而今日大炮遠者可達十數里至二十里以上⑥,遠非勁弩可
比。故今日必須詳察古今兵器變化,因應時勢,多收集一些好的鏡炮,令一部分將
士認真肄習,將有極大用處。”

①西域大炮——指歐洲的大炮。從元朝初年到明朝末年,在這三四百年中歐洲
的大炮和中國的大炮發展水平大致相等,都停留在後勝發火階段。元朝的大炮是從
歐洲奪得,而明朝後期的大炮是在國內製造。
②蔡州——今河南省汝南縣。公元1233年,金哀宗由開封逃至此地。元兵攻破
蔡州,金朝亡。
③弘治——明孝宗年號,自公元1488年至1505年止共十七年。
④佛郎機炮——明朝人泛稱西班牙、葡萄牙人為佛郎機人,即frmks的譯音。由
西班牙、葡萄牙人傳來的一種大炮,稱佛郎機炮,亦簡稱佛郎機。這種大炮又名大
將軍炮。大批仿造,開始於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
⑤格物致知——古人對自然科學的說法。
⑥……二十里以上——明末所仿製的紅衣大炮,射程可達二十里左右,但不是
有效射程。由湯若望口授而由焦勗編述的《火攻挈要》中說:“近有鳥槍短器,百
發可以百中;遠有長大諸銃,直擊數十里之遠,橫擊千數丈之闊。”當時製造火器
的專家李之藻在一封奏疏中談到西洋大炮的威力說:“二三十里之內,折巨木,透
堅城,攻無不摧。其餘鉛、鐵之力,可及五六十里。”

闖王點頭說:“咱們的老將士也都知道火器的厲害,但大家沒有用慣,還怕用
不好傷了自己人,所以在火器上不是那么很重視。今後如得到好的工匠師傅,咱們
也要仿造一些便於馬上攜帶的輕便銃炮,至於攻城大炮,怕不好造,暫時奪官兵的
吧。如遇到精通此道的人,大炮也是要造的。”
獻策忙說:“闖王所言,實為英明遠見。找到精通此道的人才也不難。自萬曆
末年以來,住在北京的西洋人如利西泰①等,傳授製造火器秘法,已有很多人通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