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袞在此時候,必不敢興兵南犯。請陛下迅速東征,不必有所顧慮。”
李自成因顧君恩將滿洲兵南犯事看得太輕鬆,反而不敢相信。他看看宋獻策和
李岩的神情都很沉重,顯然與顧君恩的看法不同,便對牛、喻。顧三位大臣說道:
“你們三位先退下去處理朝政。”他又轉望兩位軍師:“你們留下,孤還與你
們有事相商。”
牛、喻、顧叩頭退出以後,李自成先向李岩問道:
“林泉,你平日與獻策留心滿洲事,不尚空談。方才顧君恩說多爾袞因滿洲老
窩裡有事,眾心不服,他不會馬上南犯。你認為如何?”
李岩恭敬地欠身回答:“兵法云:‘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今日我軍距關中路途遙遠,後援難繼,而到達北京之兵,只有數萬,自山海關至居
庸關,長城綿延千里,東虜隨處可入。顧君恩說多爾袞不會南犯,豈非空談誤事!
至於顧君恩說多爾袞輔皇太極的六歲幼子繼位,自為攝政,不肯立嫡立長,眾心不
服,此系不知夷狄習俗,妄作推斷。東虜原是夷狄,國王不立儲君,亦無立嫡立長
之制。既然多爾袞已經擁戴皇太極幼子為君,在滿洲就算是名正言順。多爾袞為滿
洲打算,為他自己打算,都會乘機南犯,以成就皇太極未竟之志。他一旦興兵南下,
滿洲八旗誰敢不聽!他號稱墨勒根親王,這是滿語,漢語睿親王,必有過人之智,
不可等閒視之。遇此中國朝代更換之際,他豈肯坐失南犯之機?顧君恩之言,決不
可聽!”
李自成點點頭,轉望宋獻策問道:“獻策,你還有何話說?”
宋獻策說道:“多爾袞對關內早懷覬覦之心,如今吳三桂既派人前去借兵,南
犯遂成定局,只不知從何處入塞耳。”
“你有無防禦之策?”
“自東協至西協,千里長城一線,我大順朝全無駐軍設防,臣愚,倉促間想不
出防禦之策。”
李自成的心中震驚,開始感到可怕,但想到不出兵必將動搖軍心,只好仍然按
照原定計畫出兵。他又問道:
“東征的事,只能勝,不能敗,孤也反覆想過。倘若受到挫折,不惟幽燕一帶
及河北各地震動,不易固守,中原與山東各地也將受到牽動。你昨日言用奇兵出九
門口焚毀吳三桂的海邊糧船,確是妙計。你想,此計定能成功么?倘若此計不成,
我軍又不能一戰取勝,你另有何計善後?”
宋獻策知道皇上已考慮到東征會受挫折的事,他忽然決定,不妨再一次趁機諫
阻,也許為時未晚。於是他趕快離座,跪到皇上腳前,說道:
“請恕微臣死罪,臣方敢直陳愚見。雖然陛下已經明白曉諭,不許再諫阻東征
之事,然臣為我大順安危大計,仍冒死建言,請皇上罷東征之議,準備在近畿地方
與東虜決戰。倘若在近畿以逸待勞,鼓舞士氣,一戰獲勝,則國家幸甚,百姓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