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卷三十三 志第九



凡求遲疾,皆以入曆日乘十二限二十分,以在八十四限已下為初,已上轉減一百六十八限余為末。各以初末限乘立差,得數以加平差,再以初末限乘之,得數以減定差,余以初末限乘之,為遲疾積。其初限是從最遲最疾處順推至後,末限是從最遲最疾處逆溯至前,其距其距最遲疾處同,故其積度同。(太陰與太陽立法同,但太陽以定氣立限,故盈縮異數。太陰以平行立限,故遲疾同原。)

布立成法 置立差三微二十五纖,以六因之,得一十九微五十纖,為損益立差。置平差二秒八十一微,倍之,得五秒六十二微,再加損益立差一十九微五十纖,共得五秒八十一微,為初限平立合差。自此以損益立差,累加之,即每限平立合差。至八十限下,積至二十一秒四一五,為平立合差之極。八十一限下差一秒七八零九,八十二限下一秒七八零八,至八十三限下,平立合差,與益分中分,為益分之終。八十四限下差,亦與損分中分,為損分之始。至八十六限下差,亦二十一秒四一五,自此以損益立差累減之,即每限平立合差,至末限與初限同。置定差一十一分一十一秒,內減平差二秒八十一微,再減立差三微二十五纖,餘一十一分零八秒一十五微七十五纖為加分定差,即初限損益分。置損益分,以其限平立合差益減損加之。即為次限損益分。以益分積之,損分減之,便為其下遲疾度。以八百二十分為一限日率,累加八百二十分為每限日率。(以上俱詳立成。)

五星平立定三差之原 凡五星各以實測,分其行度為八段,以求積差,略如日月法。

木星(立差加,平差減。)

積日 積差

第一段 一十一日五十刻 一度二一五二九七一一二

第二段 二十三日 二度三四零五二一四

第三段 三十四日五十刻 三度三五四一三七二六五

第四段 四十六日 四度二三四六零九一二

第五段 五十七日五十刻 四度九六零四零一三七五

第六段 六十九日 五度五零九九七八四四

第七段 八十零日五十刻 五度八六一八零四七二五

第八段 九十二日 五度九九四三四四六四

凡平差 凡平較 凡立較

第一段 一十分五六七八零一 三十九秒一六二一 六秒二四二二

第二段 一十分一七六一八 四十五秒四零四三 六秒二四二二

第三段 九分七二二一三七 五十一秒六四六五 六秒二四二二

第四段 九分二零五六七二 五十七秒八八八七 六秒二四二二

第五段 八分六二六七八五 六十四秒一三零九 六秒二四二二

第六段 七分九八五四七六 七十零秒三七二一 六秒二四二二

第七段 七分二八一七四五 七十六秒六一五三

第八段 六分五一五五九二

各置其段所測積差度為實,以段日為法除之,為凡平差。各以凡平差與次段凡平差相較,為凡平較。又以凡平較與次段凡平較相較,為凡立較。置第一段凡平較三十九秒一六二一,減其下凡立較六秒二四二二,餘三十二秒九一九九,為初段平立較。加初段凡平差一十分五六七八零一,共得一十零分八十九秒七十零微,為定差。秒置萬位。置初段平立較差三十二秒九一九九,內減凡立較之半,三秒一二一一,餘二十九秒七九八八,以段日一十一日五十刻除之,得二秒五十九微一十二纖為平差。置凡立差之半,三秒一二一一,以段日為法除二次,得二微三十六纖為立差。

已上為木星平立定三差之原。

火星盈初縮末。(立差減,平差減。)

積日

第一段 七日六十二刻五十分

第二段 一十五日二十五刻

第三段 二十二日八十七刻五十分

第四段 三十零日五十零刻

第五段 三十八日一十二刻五十分

第六段 四十五日七十五刻

第七段 五十三日三十七刻五十分

第八段 六十一日

積差

第一段 六度二六八二五一二二八一八五五九三七五

第二段 一十一度六零零一七五七四三五九三七五

第三段 一十六度零二五九六三七九二五一九五三一二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