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集解》雜篇第二十五則陽



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宣云:“不囿於故也。”未嘗不始於是之而卒詘之以非也,成云:“一歲之中,是非常出,故始時之是,終詘為非。”未知今之所謂是之非五十九年非也。與寓言篇孔子同。

萬物有乎生而莫見其根,有乎出而莫見其門。人皆尊其知之所知,而莫知恃其知之所不知而後知,可不謂大疑乎!上兩其知,音智;下如字。郭云:“我所不知,物有知之者矣。故用物之知,則無所不知;獨任我知,知甚寡矣。今不恃物以知,而自尊知,則物不告我,非大疑如何!”宣云:“知之所不知,上所言‘莫見'者是。”已乎已乎!且無所逃。 宣云:“不知之理,古今誰能逃之!” 此所謂然與,然乎?釋文:“然乎,言未然。”案:此與論語“其然,豈其然乎”意同。

仲尼問於大史大弢、伯常騫、狶韋曰:大弢三人,史官名。“夫衛靈公飲酒湛樂,不聽國家之政;田獵畢弋,不應諸侯之際。司馬云:“際,謂盟會之事。”其所以為靈公者何邪? ”郭云:“靈有二義。”大弢曰:“是因是也。”成云:“亂而不損曰靈,無道之諡,故曰是因是也。”伯常騫曰:“夫靈公有妻三人,同濫而浴。釋文:“ 濫,浴器。”史□奉禦而進所,至其所。搏幣而扶翼。成云:“公見史魚,深懷愧悚,假遣人搏捉幣帛,令扶將羽翼,慰而送之。”其慢若彼之甚也,見賢人若此其肅也,是其所以為靈公也。”成云: “又諡法:‘德之精明曰靈。'”狶韋曰:“夫靈公也死,卜葬於故墓不吉,卜葬於沙丘而吉。掘之數仞,得石槨焉,洗而視之,有銘焉,曰:‘不馮其子,靈公奪而裏之。'釋文:“裏,居處也。 ”郭嵩燾云:“古之葬者,謂子孫無能馮依以保其墓,靈公得而奪之。”夫靈公之為靈也久矣,之二人何足以識之?”蘇輿云:“狶韋歸之前定,言命、言神者之所祖也。”

少知問於大公調曰:“何謂丘裏之言?”李云:“四井為邑,四邑為丘。五家為鄰,五鄰為裏。” 大公調曰:“丘裏者,合十姓百名而以為風俗也。合異以為同,宣云:“合十百為丘裏。 ”散同以為異。宣云:“散丘裏為十百。”今指馬之百體而不得馬,而馬系於前者,立其百體而謂之馬也。宣云:“可見合異為同,方能見道。天下理皆如此。”是故丘山積卑而為高,江河合水而為大,俞云: “水乃小之誤。高、卑,小、大,相對為文。”大人合併而為公。郭云:“無私於天下,則天下之風一也。”是以自外入者,有主而不執; 宣云:“心為天下大本,故自外入者,有存主而無偏執。”由中出者,有正而不距。宣云:“行為天下達道,故由中出者,得正理而物不能距。”案:“正”作“匹”,說見天運篇注。四時殊氣,天不賜,故歲成;宣云:“賜則私也。”五官殊職,君不私,故國治;郭云:“殊職自有其才,故任之耳,非私而與之。”文武大人不賜,故德備;郭云:“文者自文,武者自武,非大人所賜也。若由賜而能,則有時而闕矣。豈唯文武,凡性皆然。”案:宣本“武”下有“ 殊材”二字。文似有闕,而郭本已無,釋文、成疏皆然,自系後人增竄。萬物殊理,道不私,故無名。宣云:“道渾同,不得而名。”無名故無為,無為而無不為。郭云:“名止於實,故無為;實各自為,故無不為。”時有終始,世有變化,禍福淳淳,至有所拂者而有所宜;王云: “淳淳,流行貌。”宣云:“禍福渾然,自為倚伏,失意中藏有好處。”自殉殊面,成云:“殉,逐也。面,向也。彼此是非,紛然固執,故各逐己見而所向不同。”有所正者有所差。郭嵩燾云:“強之以異趣,名為正之,而實已兩差。”比於大澤,百材皆度;百木隨川而下,皆於水次受量度,無棄材。比,譬也。觀於大山,木石同壇。木石同生於大山之基址。成云:“壇,基也。”此之謂丘裏之言。”少知曰:“ 然則謂之道,足乎?”大公調曰:“不然。今計物之數,不止於萬,而期曰‘萬物'者,成云:“期,限也。”以數之多者號而讀之也。李云:“讀猶語也。”是故天地者,形之大者也;陰陽者,氣之大者也;道者為之公。宣云:“道者,天地陰陽所公共,不可指之為形,不可指之為氣,是其大更為無偶也。”因其大而號以讀之,則可也。宣云:“譬物之萬不可數,而約略號之,便於稱謂。道之大更無可指稱,亦借一道字約略號之耳,豈真有一事一物可名為道哉!”已有之矣,乃將得比哉!宣云:“既有道之名,即不可與無名比。”則若以斯辯,譬猶狗馬,其不及遠矣。”宣云:“如子雲‘謂之道',則是道猶狗之名狗,馬之名馬,同於一物,其不及道遠矣。”少知曰:“四方之內,六合之裏,萬物之所生惡起?”宣云:“疑不可名為道,則萬物以何為本?”太公調曰:“陰陽相照、相蓋、相治,俞云:“蓋,當讀為害。釋言:‘蓋,割裂也。'釋文:‘蓋,舍人本作害。' 是蓋、害古字通。陰陽或相害,或相治,猶下雲‘四時相生相殺'也。”四時相代、相生、相殺,欲惡去就於是橋起,宣云:“橋同矯,下同。 ”成云:“起貌也。”雌雄片合於是庸有。釋文:“片音判。”成云:“庸,常也。”安危相易,禍福相生,緩急相摩,聚散以成。緩急,謂壽夭。聚散,謂生死。此名實之可紀,精微之可志也。隨序之相理,橋運之相使,成云:“四序相隨,更相治理;五行運動,遞相驅使。” 窮則反,終則始。此物之所有,言之所盡,知之所至,極物而已。極於可見之物而已。睹道之人,不隨其所廢,不原其所起,宣云:“知其無端,任其自然。隨,猶追尋也。”此議之所止。”宣云:“烏可妄言萬物起於何處哉!”少知曰:“季真之莫為,接子之或使,二家之議,孰正於其情?孰偏於其理?”成云:“季真、接子,齊賢人,俱游稷下。莫,無也。使,為也。季真以無為為道,接子謂道有為使物之功,各執一家,未為通論,故問以定臧否。”俞云:“禮祭義鄭注、孟子公孫醜趙注,並云:‘或,有也。'此文或與莫對。莫,無也;或,有也。易益上九‘莫益之,或擊之',亦以莫、或相對。”郭慶藩云:“接子,漢書人表作捷子。接、捷古字通。史記孟子荀卿列傳索隱: ‘接子,古著書者之名號。'”太公調曰:“雞鳴狗吠,是人之所知,雖有大知,同智。 不能以言讀其所自化,宣云:“ 若究其一鳴一吠,天然之故,雖智者不能解說其自化之妙。”又不能以意其所將為。宣云:“又不能意度其所將欲為之機。”斯而析之, 宣云:“斯,割也。詩:‘斧以斯之。 '”精至於無倫,大至於不可圍,精,細。倫,比也。宜云:“微物鳴吠,尚不能明其所以然,則小至莫破,大至莫載,烏可言讀意測邪!”或之使,莫之為,未免於物而終以為過。宣云:“二說猶未免物累,終是立言之過。”或使則實,成云:“滯有為也。”莫為則虛。成云:“溺無故也。”有名有實,是物之居;宣云:“說實,則是物之所居也。此或使之說之過。”無名無實,在物之虛。宣云:“說虛,則是全空。此莫為之說之過。”可言可意,言而愈疏。以為可以言詮,可以意測,不知言則去道愈遠。未生不可忌,物之未生,不可忌禁而使之不生。已死不可阻。釋文:“本亦作徂。”案:其已死也,不可礙阻而令其不死。死生非遠也,理不可睹。死生止在目前,而其理莫能睹。或之使,莫之為,疑之所假。二說為後世獻疑者之所藉端。吾觀之本,其往無窮;吾求之末,其來無止。宣云:“欲究其始,則往者已無窮,不知所始;欲究其終,則來者方無止,不知其終。”無窮、無止,言之無也,與物同理;郭云:“物理無窮,故知言無窮,然後與物同理也。”或使、莫為,言之本也,與物終始。曰或使,曰莫為,言者以二說為本也,然終始滯於物。道不可有,有不可無。成云:“至道不絕,非有非無,故執有執無,二俱不可。 ”道之為名,所假而行。郭云: “物所由而行,故假名之曰道。”或使莫為,在物一曲,夫胡為於大方?二說僅居物之一偏,何足語於大方之家?言而足,則終日言而盡道;郭云:“求道於意言之表則足。”言而不足,則終日言而盡物。郭云:“不能忘言而存意則不足。”道、物之極,言、默不足以載;窮道與物之極,言與默莫能載。 非言非默,議其有極〔一〕。”宣云:“離乎言、默,可以求道,此至論也。”

〔一〕“議其有極”,集釋本作“議有所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