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讀書分年日程

(元)程端禮

 

今父兄之愛其子弟,非不知教,要其有成,十不能二三,此豈特子弟與其師之過?為父兄者,自無一定可久之見,曾未讀書明理,遽使之學文。為師者,雖明知其未可,亦欲以文墨自見,不免於阿意曲徇,失序無本,欲速不達。不特文不足以言文,而書無一種精熟,坐失歲月,悔則已老。且始學既差,先入為主,終身陷於務外,為人而不自知,弊宜然也。

孔子之教序,志道、據德、依仁居遊藝之先。《周禮·大司徒》列六藝居六德六行之後。本末之序,有不可紊者。今製取士,以德行為首,經術為先,詞章次之,蓋因之也。況今明經一主朱子說,使理學與舉業畢貫於一,以便志道之士。漢唐宋科目所未有也,誠千載學者之大幸,尚不自知而忍紊之邪?嗟夫!今士之讀經,雖知主朱子說,不知讀之固自有法也。讀之無法,故猶不免以語言文字求之,而為程試資也。昔胡文定公子程學盛行之時,有不絕如餞之嘆。竊恐此嘆將復見今日也。余不自揆,用敢輯為《讀書分年日程》,與朋友共讀,以救斯弊。蓋一本輔漢卿所粹《朱子讀書法》修之,而先儒之論有裨於此者,亦間取一二焉。嗟夫!欲經之無不治,理之無不明,治道之無不通,制度之無不考,古今之無不知,文詞之無不達,得諸身心者,無不可推而為天下國家用。竊意守是,庶乎本末不遺,而工夫有序,已得不忘而未能日增,玩索精熟而心與理相浹,靜存動察而身與道為一,德形於言辭而可法可傳於後,較其所就,豈世俗偏長一曲之學所可同日語哉。延祐二年八月鄞程端禮書於池之建德學。

 

讀書分年日程

日程節目,主朱子教人讀書法六條修。其分年,主朱子寬著期限、緊著課程之說修。八歲未入學之前:讀《性理字訓》程逢源增廣者。日讀《字訓》綱三五段,此乃朱子以孫芝老能言,作性理絕句百首教之之意,以此代世俗《蒙求》、《乾字文》最佳。又以朱於《童子須知》貼壁,於飯後,行飯時使之記說一段。

自八歲入學以後:

讀《國小書》正文。

日止讀一書,自幼至長皆然。此朱子苦口教人之語。隨日力、性資,自一二百字,漸增至六七百字。日永年長,可近千字而已。每大段內,必分作細段,每細段,必看讀百遍,倍讀百遍,又通倍讀二三十遍。後凡讀經書仿此。自此說《國小書》,即嚴幼儀。大抵小兒終日讀誦,不惟困其精神,且致其習為悠緩,以待日暮。法當才完遍數,即暫歇少時,復令入學。如此,可免二者之患。

日程國小大學:國小讀經三日,習字演文一日,所分節目,詳見印空眼薄。必待做次卷工程,方許學文。

——每夙興,即先自倍讀已讀冊首書,至昨日所讀書一遍。內一日看讀,內一日倍讀。生處、誤處、記號以待夜間補正遍數。其閒日看讀書,為童幼文理未通、誤不自知者設。年十四五以上者,只倍讀,師標起止於日程空眼薄。凡冊首書爛熟,無一句生誤,方是工夫已到。方可他日退在夜間與平日已讀書輪流倍溫,乃得力。如未精熟,遣然退混諸書中,則溫倍漸疏,不得力矣,宜謹之。凡倍讀熟書,逐字逐句,要讀之緩而又緩,思而又思,使理與心浹。朱子所謂精思、所謂虛心涵泳;孔子所謂溫故知新,以異於記問之學者,在乎此也。

——師試倍讀昨日書。

師授本日正書。假令授讀《大學》正文、《章句》、《或問》,共約六七百字或一千字,須多授一二十行,以備次日或有故及生徒眾不得即授書,可先自讀,免致妨功。先計字數,畫定大段。師記號起止於薄,預令其套端禮所參館閣校勘法,黃勉齋、何北山、王魯齋、張導江及諸先生所點抹《四書》例,及故王魯齋《正始音》等書點定本,點定句讀,圈發假借字音,令而讀子細正過,於內分作細段,隨文義可斷處,多不過十句,少約五六句。大段約千字,分作十段,或十一二段,用朱點記於薄。《四書》本,惟有梅溪書院新刊《纂疏》字大、少誤、有疏文。可參考《集注》,最便初學讀誦。每行二十字,五十行則千字,細段約四五行則得矣。還案每細段讀二百遍,內一百遍看讀,內一百遍倍讀。句句字字要分明,不可太快,讀須聲實,如講說然。句盡字重道則句完,不可添虛聲,致句讀不明,且難足遍數。他日信口難舉,須用數珠或記數板子記數。每細段二百遍足,即以墨銷朱點,即換讀如前。盡一日之力,須足六七百字。日永年長,可近一千字。寧謄段數,不可省遍數。仍通大段,倍讀二三十遍,或止通倍讀全章正經並《注》、《或問》,所盡亦可。必待一書畢,然後方換一書,並不得兼讀他書,及省遍數。此以《朱子讀書法》、《國小書》及所訂程董《學則》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