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讀書分年日程

——師試說昨日已說書。

——師授說平日已讀書不必多,先說《國小書》,畢;次《大學》,畢;次《論語》。假如說《國小書》,先令每句說通朱於本注,及熊氏解,及熊氏標題。已通,方令依傍所解字訓句意、說正文。字求其訓,注中無者,使簡《韻會》求之,不可杜撰以誤人,寧以俗說粗解卻不妨。既通,說每句大義。又通,說每段大意。即令自反覆,而試覆說果通,乃已,久之,才覺文義粗通,能自說,即使自看注,沉潛玩索。使來試說,更詰難之,以使之明透。如說《大學》、《論語》,亦先令說注透,然後依傍注意說正文。

——國小習寫字,必於四日內,以一日令影寫智永千文楷字。如童稚初寫者,先以於昂所展千文大字為格,影寫一遍過,卻用智永如錢真字影寫。每字本一紙,影寫十紙。止令影寫,不得惜紙於空處令自寫,以致走樣,寧令翻紙,以空處再影寫。如此影寫千文足後,歇讀書一二月,以全日之力,通影寫一千五百字,添至二千、三千、四千字,以全日之力如此寫一二月乃止。必如此寫,方能他日寫多,運筆如飛,永不走樣。又使自看寫一遍。其所以用千文,用智永楷字,皆有深意,此不暇論,待他年有餘力,自為充廣可也。蓋儒者別項工夫多,故習字止如此用筆之法。雙鉤懸腕,讓左側右,虛掌實指,意前筆後。此口訣也。欲考字,看《說文》、《字林》、《六書略》、《切韻指掌圖》、《正始音》、《韻會》等書,以求音義偏傍點畫六書之正。每考三五字或十數字,擇切用之字先考。凡抄書之字,偏傍須依《說文》翻楷之體,骨肉間架氣象用智永,非寫詩帖,不得全用智永也。

——國小不得令日日作詩作對,虛費日力。今世俗之教,十五歲前,不能讀記《九經》正文,皆是此弊。但令習字演文之日,將已說《國小書》作口義,以學演文。每句先逐字訓之,然後通解一句之意,又通結一章之意。相接續作去,明理、演文,一舉兩得。更令記對類單字,使知虛實死活字。更記類首長天永日字,但臨放學時,面屬一對便行,使略知對偶輕重虛實足矣。此正為己為人、務內務外、君子儒小人儒之所由分。此心先入者為主,終此身不可奪,不惟妨工,最是奪志,朱於諄諄言之,切戒!

只日之夜,令玩索《大學》。已讀《大學》,字求其訓,句求其義,章求其旨。每一節,十數次涵泳思索,以求其通。又須虛心,以為之本。每正文一節,先考索《章句》明透,然後摭《章句》之旨,以說上正文,每句要說得精確成文。鈔記旨要,又考索《或問》明透,以參《章句》。如遍說性理深奧精微處,不計數看,直要曉得,記得爛熟,乃止。仍參看黃勉齋、真西山《集義》、《通釋》、《講義》,饒雙峰《纂述》、《輯講》、《語錄》,金仁山《大學疏義》、《語孟考證》,何北山、王魯齋、張達善《句讀》,《批抹畫截表》、《注音考》,胡云峰《四書通證》,趙氏《纂疏》、《集成》、《發明》等書。諸說有異處,標貼以待思問。如引用經史先儒語,及性理、制度、治道、故事相關處,必須檢尋看過。凡玩索一字一句一章,分看合看,要析之極其精,合之無不貫。去了本子,信口分說得出,合說得出,於身心體認得出,方為爛熟。朱子諄諄之訓,“先要熟讀,須是正看背看、左看右看,看得是了,未可便道是,更須反覆玩味”,此之謂也。不必多,《論語》止看得一章二章三章足矣,只要自得。凡先說者,要極其精通,其後未說者,一節易一節,工夫不難矣。只要記得《大學》畢,次《論語》,次《孟子》,次《中庸》。國小止令玩索。國小燈火,起中秋,止端午。或生徒多,參考之書難遍及,則參差雙、只夜以便之。

——雙日之夜,倍讀凡平日已讀書一遍。倍讀一二卷、或三四卷,隨力所至。記號起止,以待後夜續讀。倍讀熟書,必緩而又緩,思而又思。詳見讀冊首書條。凡溫書,必要倍讀,才放看讀,永無可再倍之日,前功廢矣,切戒!如防誤處,寧以書安於案,疑處正之,再倍讀,倍讀熟書時,必須先倍讀本章正文,畢,以目視本章正文,倍讀盡本章注文。就思玩涵泳本章理趣。凡倍讀訓詁時,視此字正文。凡倍讀通解時,視此節正文。此法不惟得所以釋此章之深意,且免經文注文混記無別之患。如倍讀忘處,急用遍數補之。凡已讀書,一一整放在案,周而復始,以日程並書目揭之於壁。夏夜浴後,露坐無燈,自可倍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