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卷一百二十一 儒林列傳第六十一


弟子為博士者十餘人:孔安國至臨淮太守,【集解】:徐廣曰:“孔鮒之弟子襄為惠帝博士,遷為長沙太傅,生忠,忠生武及安國。安國為博士,臨淮太守。”周霸至膠西內史,夏寬至城陽內史,碭魯賜至東海太守,蘭陵繆生【索隱】:繆音亡救反。繆氏出蘭陵。一音穆。所謂穆生,為楚元王所禮也。至長沙內史,徐偃為膠西中尉,鄒人闕門慶忌【集解】:漢書音義曰:“姓闕門,名慶忌。”為膠東內史。其治官民皆有廉節,稱其好學。學官弟子行雖不備,而至於大夫、郎中、掌故以百數。言詩雖殊,多本於申公。
清河王太傅轅固生者,齊人也。以治詩,孝景時為博士。與黃生爭論景帝前。黃生曰:“湯武非受命,乃弒也。”轅固生曰:“不然。夫桀紂虐亂,天下之心皆歸湯武,湯武與天下之心而誅桀紂,桀紂之民不為之使而歸湯武,湯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為何?”黃生曰:“冠雖敝,必加於首;履雖新,必關於足。何者,上下之分也。今桀紂雖失道,然君上也;湯武雖聖,臣下也。夫主有失行,臣下不能正言匡過以尊天子,反因過而誅之,代立踐南面,非弒而何也?”轅固生曰:“必若所云,是高帝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於是景帝曰:“食肉不食馬肝,【正義】:論衡云:“氣熱而毒盛,故食馬肝殺人。又盛夏馬行多渴死,殺氣為毒也。”不為不知味;言學者無言湯武受命,不為愚。”遂罷。是後學者莫敢明受命放殺者。
竇太后好老子書,召轅固生問老子書。固曰:“此是家人言耳。”【索隱】:此家人言耳。服虔云:“如家人言也。”案:老子道德篇近而觀之,理國理身而已,故言此家人之言也。太后怒曰:“安得司空城旦書乎?”【集解】:徐廣曰:“司空,主刑徒之官也。”駰案:漢書音義曰“道家以儒法為急,比之於律令”。乃使固入圈刺豕。景帝知太后怒而固直言無罪,乃假固利兵,下圈刺豕,正中其心,一刺,豕應手而倒。太后默然,無以復罪,罷之。居頃之,景帝以固為廉直,拜為清河王太傅。【集解】:徐廣曰:“哀王乘也。”久之,病免。
今上初即位,復以賢良徵固。諸諛儒多疾毀固,曰“固老”,罷歸之。時固已九十餘矣。固之徵也,薛人公孫弘亦徵,【集解】:徐廣曰:“薛縣在菑川。”側目而視固。固曰:“公孫子,務正學以言,無曲學以阿世!”自是之後,齊言詩皆本轅固生也。諸齊人以詩顯貴,皆固之弟子也。
韓生者,【集解】:漢書曰:“名嬰。”燕人也。孝文帝時為博士,景帝時為常山王太傅。【集解】:徐廣曰:“憲王舜也。”韓生推詩之意而為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間殊,然其歸一也。淮南賁生【索隱】:賁音肥。受之。自是之後,而燕趙間言詩者由韓生。韓生孫商為今上博士。
伏生者,【集解】:張晏曰:“伏生名勝,伏氏碑雲。”濟南人也。故為秦博士。孝文帝時,欲求能治尚書者,天下無有,乃聞伏生能治,欲召之。是時伏生年九十餘,老,不能行,於是乃詔太常使掌故朝錯往受之。秦時焚書,伏生壁藏之。其後兵大起,流亡,漢定,伏生求其書,亡數十篇,獨得二十九篇,即以教於齊魯之間。學者由是頗能言尚書,諸山東大師無不涉尚書以教矣。
伏生教濟南張生及歐陽生,【集解】:漢書曰:“字和伯,千乘人。”歐陽生教千乘兒寬。兒寬既通尚書,以文學應郡舉,詣博士受業,受業孔安國。兒寬貧無資用,常為弟子都養,【索隱】:謂倪寬家貧,為弟子造食也。何休注公羊“灼烹為養”。案:有廝養卒,廝掌馬,養造食。及時時間行傭賃,以給衣食。行常帶經,止息則誦習之。以試第次,補廷尉史。是時張湯方鄉學,以為奏讞掾,以古法議決疑大獄,而愛幸寬。寬為人溫良,有廉智,自持,而善著書、書奏,敏於文,口不能發明也。湯以為長者,數稱譽之。及湯為御史大夫,以兒寬為掾,薦之天子。天子見問,說之。張湯死後六年,兒寬位至御史大夫。【集解】:徐廣曰:“元封元年。”九年而以官卒。寬在三公位,以和良承意從容得久,然無有所匡諫;於官,官屬易之,不為盡力。張生亦為博士。而伏生孫以治尚書徵,不能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