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卷一百二十一 儒林列傳第六十一


自此之後,魯周霸、孔安國,雒陽賈嘉,頗能言尚書事。孔氏有古文尚書,而安國以今文讀之,因以起其家。逸書【索隱】:案:孔臧與安國書雲“舊書潛於壁室,焱爾復出,古訓復申。唯聞尚書二十八篇取象二十八宿,何圖乃有百篇。即知以今讎古,隸篆推科斗,以定五十餘篇,並為之傳也”。藝文志曰二十九篇,得多十六篇。起者,謂起發以出也。得十餘篇,蓋尚書滋多於是矣。
諸學者多言禮,而魯高堂生最本。禮固自孔子時而其經不具,及至秦焚書,書散亡益多,於今獨有士禮,高堂生能言之。
而魯徐生善為容。【索隱】:漢書作“頌”,亦音容也。孝文帝時,徐生以容為禮官大夫。傳子至孫延、徐襄。襄,其天姿善為容,不能通禮經;延頗能,未善也。襄以容為漢禮官大夫,至廣陵內史。延及徐氏弟子公戶滿意、【索隱】:公戶,姓;滿意,名也。案:鄧展雲二人姓字,非也。桓生、單次,【索隱】:上音善。單,姓;次,名也。皆嘗為漢禮官大夫。而瑕丘蕭奮【集解】:徐廣曰:“屬山陽也。”以禮為淮陽太守。是後能言禮為容者,由徐氏焉。
自魯商瞿受易孔子,【索隱】:案:商姓,瞿名,字子木。瞿音劬。孔子卒,商瞿傳易,六世至齊人田何,字子莊,【索隱】:案:漢書雲“商瞿授東魯橋庇子庸,子庸授江東馯臂子弓,子弓授燕周醜子家,子家授東武孫虞子乘”。仲尼弟子傳作“淳于人光羽子乘”,不同也。子乘授田何子裝,是六代孫也。而漢興。田何傳東武人王同子仲,子仲傳菑川人楊何。【索隱】:案:田何傳東武王同,同傳菑川楊何。何以易,元光元年徵,官至中大夫。齊人即墨成以易至城陽相。廣川人孟但以易為太子門大夫。魯人周霸,莒人衡胡,【集解】:徐廣曰:“莒一作‘呂’。”臨菑人主父偃,皆以易至二千石。然要言易者本於楊何之家。
董仲舒,廣川人也。以治春秋,孝景時為博士。下帷講誦,弟子傳以久次相受業,或莫見其面,蓋三年董仲舒不觀於舍園,其精如此。進退容止,非禮不行,學士皆師尊之。今上即位,為江都相。【索隱】:案:仲舒事易王。王,武帝兄也。以春秋災異之變推陰陽所以錯行,故求雨閉諸陽,縱諸陰,其止雨反是。行之一國,未嘗不得所欲。中廢為中大夫,居舍,著災異之記。是時遼東高廟災,主父偃疾之,取其書奏之天子。【集解】:徐廣曰:“建元六年。”【索隱】:案:漢書以為遼東高廟及長陵園殿災也。仲舒為災異記,草而未奏,主父偃竊而奏之。天子召諸生示其書,有刺譏。董仲舒弟子呂步舒【集解】:徐廣曰:“一作‘荼’,亦音舒。”不知其師書,以為下愚。於是下董仲舒吏,當死,詔赦之。於是董仲舒竟不敢復言災異。
董仲舒為人廉直。是時方外攘四夷,公孫弘治春秋不如董仲舒,而弘希世用事,位至公卿。董仲舒以弘為從諛。弘疾之,乃言上曰:“獨董仲舒可使相繆西王。”膠西王素聞董仲舒有行,亦善待之。董仲舒恐久獲罪,疾免居家。至卒,終不治產業,以脩學著書為事。故漢興至於五世之間,唯董仲舒名為明於春秋,其傳公羊氏也。
胡毋生,【集解】:漢書曰:“字子都。”齊人也。孝景時為博士,以老歸教授。齊之言春秋者多受胡毋生,公孫弘亦頗受焉。
瑕丘江生為穀梁春秋。自公孫弘得用,嘗集比其義,卒用董仲舒。
仲舒弟子遂者:蘭陵褚大,廣川殷忠,【集解】:徐廣曰:“殷,一作‘段’,又作‘瑕’也。”溫呂步舒。褚大至梁相。步舒至長史,持節使決淮南獄,於諸侯擅專斷,不報,以春秋之義正之,天子皆以為是。弟子通者,至於命大夫;為郎、謁者、掌故者以百數。而董仲舒子及孫皆以學至大官。
【索隱述贊】孔氏之衰,經書緒亂。言諸六學,始自炎漢。著令立官,四方鶬腕。曲台壞壁,書禮之冠。傳易言詩,雲蒸霧散。興化致理,鴻猷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