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卷五十二 齊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


漢聞齊發兵而西,相國呂產乃遣大將軍灌嬰東擊之。灌嬰至滎陽,乃謀曰:“諸呂將兵居關中,欲危劉氏而自立。我今破齊還報,是益呂氏資也。”乃留兵屯滎陽,使使喻齊王及諸侯,與連和,以待呂氏之變而共誅之。齊王聞之,乃西取其故濟南郡,亦屯兵於齊西界以待約。
呂祿、呂產欲作亂關中,硃虛侯與太尉勃、丞相平等誅之。硃虛侯首先斬呂產,於是太尉勃等乃得盡誅諸呂。而琅邪王亦從齊至長安。
大臣議欲立齊王,而琅邪王及大臣曰:“齊王母家駟鈞,惡戾,虎而冠者也。【集解】:張晏曰:“言鈞惡戾,如虎而箸冠。”方以呂氏故幾亂天下,今又立齊王,是欲復為呂氏也。代王母家薄氏,君子長者;且代王又親高帝子,於今見在,且最為長。以子則順,以善人則大臣安。”於是大臣乃謀迎立代王,而遣硃虛侯以誅呂氏事告齊王,令罷兵。
灌嬰在滎陽,聞魏勃本教齊王反,既誅呂氏,罷齊兵,使使召責問魏勃。勃曰:“失火之家,豈暇先言大人而後救火乎!”【索隱】:此蓋舊俗之言,謂救火之急,不暇先啟家長也。亦猶國家有難,不暇待詔命也。因退立,股戰而栗,恐不能言者,終無他語。灌將軍熟視笑曰:“人謂魏勃勇,妄庸人耳,【索隱】:按:妄庸謂凡妄庸劣之人也。何能為乎!”乃罷魏勃。【索隱】:罷謂不罪而放遣之。魏勃父以善鼓琴見秦皇帝。及魏勃少時,欲求見齊相曹參,家貧無以自通,乃常獨早夜埽齊相舍人門外。相舍人怪之,以為物,【索隱】:姚氏云:“物,怪物。”而伺之,得勃。勃曰:“原見相君,無因,故為子埽,欲以求見。”於是舍人見勃曹參,因以為舍人。一為參御,言事,參以為賢,言之齊悼惠王。悼惠王召見,則拜為內史。始,悼惠王得自置二千石。及悼惠王卒而哀王立,勃用事,重於齊相。
王既罷兵歸,而代王來立,是為孝文帝。
孝文帝元年,盡以高后時所割齊之城陽、琅邪、濟南郡復與齊,而徙琅邪王王燕,益封硃虛侯、東牟侯各二千戶。
是歲,齊哀王卒,太子立,是為文王。
齊文王元年,漢以齊之城陽郡立硃虛侯為城陽王,以齊濟北郡【正義】:今濟州,濟北王所都。立東牟侯為濟北王。
二年,濟北王反,漢誅殺之,地入於漢。
後二年,孝文帝盡封齊悼惠王子罷軍等七人【正義】:罷音不。皆為列侯。
齊文王立十四年卒,無子,國除,地入於漢。
後一歲,孝文帝以所封悼惠王子分齊為王,齊孝王將閭以悼惠王子楊虛侯為齊王。故齊別郡盡以王悼惠王子:子志為濟北王,子辟光為濟南王,子賢為菑川王,子卬為膠西王,子雄渠為膠東王,與城陽、齊凡七王。【索隱】:謂將閭為齊王;志為濟北王;卬,膠西王;辟光,濟南王;賢,菑川王;章,城陽王;雄渠,膠東王。
齊孝王十一年,吳王濞、楚王戊反,興兵西,告諸侯曰“將誅漢賊臣晁錯以安宗廟”。膠西、膠東、菑川、濟南皆擅發兵應吳楚。欲與齊,齊孝王狐疑,城守不聽,三國兵共圍齊。【集解】:張晏曰:“膠西、菑川、濟南也。”齊王使路中大夫【集解】:張晏曰:“姓路,為中大夫。”【索隱】:按:路姓,為中大夫官,史失其名,故言姓及官。顧氏按路氏譜中大夫名卬也。卬,五剛反。告於天子。天子復令路中大夫還告齊王:“善堅守,吾兵今破吳楚矣。”路中大夫至,三國兵圍臨菑數重,無從入。三國將劫與路中大夫盟,曰:“若反言漢已破矣,齊趣下三國,不且見屠。”路中大夫既許之,至城下,望見齊王,曰:“漢已發兵百萬,使太尉周亞夫擊破吳楚,方引兵救齊,齊必堅守無下!”三國將誅路中大夫。
齊初圍急,陰與三國通謀,約未定,會聞路中大夫從漢來,喜,及其大臣乃復勸王毋下三國。居無何,漢將欒布、平陽侯【索隱】:按表是簡侯曹奇也。等兵至齊,擊破三國兵,解齊圍。已而復聞齊初與三國有謀,將欲移兵伐齊。齊孝王懼,乃飲藥自殺。景帝聞之,以為齊首善,以迫劫有謀,非其罪也,乃立孝王太子壽為齊王,是為懿王,續齊後。而膠西、膠東、濟南、菑川王鹹誅滅,地入於漢。徙濟北王王菑川。齊懿王立二十二年卒,子次景立,是為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