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卷三十五 管蔡世家第五


莊公二十三年,齊桓公始霸。
三十一年,莊公卒,子釐公夷立。釐公九年卒,子昭公班立。昭公六年,齊桓公敗蔡,遂至楚召陵。九年,昭公卒,子共公襄立。
共公十六年,初,晉公子重耳其亡過曹,曹君無禮,欲觀其駢脅。【集解】:韋昭曰:“駢者,並幹也。”【正義】:駢,白邊反。脅,許業反。釐負羈【正義】:釐音僖,曹大夫。諫,不聽,私善於重耳。二十一年,晉文公重耳伐曹,虜共公以歸,令軍毋入釐負羈之宗族閭。或說晉文公曰:“昔齊桓公會諸侯,復異姓;今君囚曹君,滅同姓,何以令於諸侯?”晉乃復歸共公。
二十五年,晉文公卒。三十五年,共公卒,子文公壽立。文公二十三年卒,子宣公彊立。【索隱】:按左傳,宣公名廬。宣公十七年卒,弟成公負芻立。
成公三年,晉厲公伐曹,虜成公以歸,已復釋之。【索隱】:按:左傳成十五年,晉厲公執負芻,歸於京師。晉立宣公弟子臧,子臧曰“聖達節,次守節,下失節。為君非吾節也”。遂逃奔宋。曹人請於晉。晉人謂子臧“反國,吾歸而君”。子臧反,晉於是歸負芻。五年,晉欒書、中行偃使程滑弒其君厲公。二十三年,成公卒,子武公勝立。武公二十六年,楚公子棄疾弒其君靈王代立。二十七年,武公卒,子平公立。平公四年卒,子悼公午立。是歲,宋、衛、陳、鄭皆火。
悼公八年,宋景公立。九年,悼公朝於宋,宋囚之;曹立其弟野,是為聲公。悼公死於宋,歸葬。
聲公五年,平公弟通弒聲公代立,是為隱公。【索隱】:按:譙周雲春秋無其事。今檢系本及春秋,悼伯卒,弟露立,謚靖公,實無聲公、隱公,蓋是彼文自疏也。隱公四年,聲公弟露弒隱公代立,是為靖公。靖公四年卒,子伯陽立。
伯陽三年,國人有夢眾君子立於社宮,【集解】:賈逵曰:“社宮,社也。”鄭眾曰:“社宮,中有室屋者。”謀欲亡曹;曹叔振鐸止之,請待公孫彊,許之。旦,求之曹,無此人。夢者戒其子曰:“我亡,爾聞公孫彊為政,必去曹,無離曹禍。”【索隱】:離即罹。罹,被也。及伯陽即位,好田弋之事。六年,曹野人公孫彊亦好田弋,獲白雁而獻之,且言田弋之說,因訪政事。伯陽大說之,有寵,使為司城以聽政。夢者之子乃亡去。
公孫彊言霸說於曹伯。十四年,曹伯從之,乃背晉乾宋。【集解】:賈逵曰:“以小加大。”【索隱】:乾謂犯也。言曹因棄晉而犯宋,遂致滅也。裴氏引賈逵注云“以小加大”者,加,陵也,小即曹也,大謂晉及宋也。宋景公伐之,晉人不救。十五年,宋滅曹,執曹伯陽及公孫彊以歸而殺之。曹遂絕其祀。
太史公曰:【索隱】:檢諸本或無此論。余尋曹共公之不用僖負羈,乃乘軒者三百人,【正義】:晉世家云:“晉師入曹,數之,以其不用僖負羈言,而美女乘軒三百人也。”知唯德之不建。及振鐸之夢,豈不欲引曹之祀者哉?如公孫彊不脩厥政,叔鐸之祀忽諸。【正義】:至如公孫彊不脩霸道之政,而伯陽之子立,叔鐸猶尚饗祭祀,豈合忽絕之哉。
【索隱述贊】武王之弟,管、蔡及霍。周公居相,流言是作。狼跋致艱,鴟鴞討惡。胡能改行,克復其爵。獻舞執楚,遇息禮薄。穆侯虜齊,蕩舟乖謔。曹共輕晉,負羈先覺。伯陽夢社,祚傾振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