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卷七十一 志第二十四



又按《漢書》斛法:方尺,圓其外,容十斗,旁有庣焉。當隋時,漢斛尚在,故《隋書》載其銘曰:"律嘉量斛,方尺圓其外,庣旁九厘五毫,冪百六十二寸,深尺,容一斛。"今斛方尺,深一尺六寸二分,此斛之非是,六也。

又按算法,圓分謂之徑圍,方分謂之方斜,所謂"徑三、圍九、方五、斜七"是也。今圓分而以方法算之,此算數非是,七也。

又按權衡者,起千二百黍而立法也。周之鬴,其重一鈞,聲中黃鐘;漢之斛,其重二鈞,聲中黃鐘。鬴、斛之制,有容受,有尺寸,又取其輕重者,欲見薄厚之法,以考其聲也。今黍之輕重未真,此權衡為非是,八也。

又按:"鳧氏為鍾:大鐘十分,其鼓間之,以其一為之厚;小鍾十分,其鉦間之,以其一為之厚。"今無大小薄厚,而一以黃鐘為率,此鍾之非是,九也。

又按:"磬氏為磬,倨句一矩有半,其博為一,股為二,鼓為三。"蓋各以其律之長短為法也。今亦以黃鐘為率,而無長短厚薄之別,此磬之非是,十也。

前此者,皆有形之物也,可見者也。使其一不合,則未可以為法,況十者之皆相戾乎?臣固知其無形之聲音不可得而和也。請以臣章下有司,問黍之二米與一米孰是?律之空徑三分與三分四厘六毫孰是?律之起尺與尺之起律孰是?龠之圓制與方制孰是?鬴之方尺圓其外,深尺與方尺孰是?斛之方尺圓其外,庣旁九厘五毫與方尺深尺六寸二分孰是?算數之以圓分與方分孰是?權衡之重以二米秬黍與一米孰是?鐘磬依古法有大小、輕重、長短、薄厚而中律孰是?是不是定,然後制龠、合、升、斗、鬴、斛以校其容受;容受合,然後下詔以求真黍;真黍至,然後可以為量、為鐘磬;量與鐘磬合於律,然後可以為樂也。今尺律本末未定,而詳定、修制二局工作之費無慮千萬計矣,此議者所以云云也。然議者不言有司論議依違不決,而願謂作樂為過舉,又言當今宜先政令而禮樂非所急,此臣之所大惑也。儻使有司合禮樂之論,是其所是,非其所非,陛下親臨決之,顧於政令不已大乎。

昔漢儒議鹽鐵,後世傳《鹽鐵論》。方今定雅樂以求廢墜之法,而有司論議不著盛德之事,後世將何考焉?顧令有司,人人各以經史論議條上,合為一書,則孰敢不自竭盡,以副陛下之意?如以臣議為然,伏請權罷詳定、修制二局,俟真黍至,然後為樂,則必得至當而無事於浮費也。

詔送詳定所。鎮說自謂得古法,後司馬光數與之論難,以為弗合。世鮮鐘律之學,卒莫辯其是非焉。

宋興百餘年,司天數改歷,其說曰:"歷者歲之積。歲者月之積,月者日之積,日者分之積,又推余分置閏,以定四時,非博學妙思弗能考也。夫天體之運,星辰之動,未始有窮,而度以一法,是以久則差,差則敝而不可用,歷之所以數改造也。物銖銖而較之,至石必差,況於無形之數哉?"乾興初,議改歷,命司天役人張奎運算,其術以八千為日法,一千九百五十八為半分,四千二百九十九為朔,距乾興元年壬戌,歲三千九百萬六千六百五十八為積年。詔以奎補保章正。又推擇學者楚衍與歷官宋行古集天章閣,詔內侍金克隆監造歷,至天聖元年八月成,率以一萬五百九十為樞法,得九鉅萬數。既上奏,詔翰林學士晏殊制序而施行焉,命曰《崇天曆》。曆法曰演紀上元甲子,距天聖二年甲子,歲積九千七百五十五萬六千三百四十。(上考往古,歲減一算;下驗將來,歲加一算。)

步氣朔

《崇天》樞法:一萬五百九十。

歲周:三百八十六萬七千九百四十。

歲余:五萬五千五百四十。

氣策:一十五、餘五千三百一十四、秒六。

朔實:三十一萬二千七百二十九。

歲閏:一十一萬五千一百九十二。

朔策:二十九、餘五千六百一十九。

望策:一十四、餘八千一百四、秒一十八。

弦策:七、餘四千五十二、秒九。

中盈分:四千六百二十八、秒一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