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書》卷七十九 列傳第三十九◎文五王



王翼之,字季弼,琅邪臨沂人,晉黃門侍郎徽之孫也。官至御史中丞,會稽太守,廣州刺史。謚曰肅子。

海陵王休茂,文帝第十四子也。孝建二年,年十一,封海陵王,食邑二千戶。大明二年,以為使持節、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郢州之竟陵、隨二郡諸軍事、北中郎將、寧蠻校尉、雍州刺史。進號左將軍,增邑千戶。時司馬庾深之行府事,休茂性急疾,欲自專,深之及主帥每禁之,常懷忿怒。左右張伯超至所親愛,多罪過,主帥常加呵責,伯超懼罪,謂休茂曰:"主帥密疏官罪過,欲以啟聞,如此,恐無好。"休茂曰:"為何計?"伯超曰:"唯當殺行事及主帥,且舉兵自衛。此去都數千里,縱大事不成,不失入虜中為王。"休茂從之。夜挾伯超及左右黃靈期、蔡捷世、滕穆之、王寶龍、來承道、彭叔兒、魏公子、陳伯兒、張駟奴、楊興、劉保、余雙等,率夾轂隊,於城內殺典簽楊慶,出金城,殺司馬庾深之、典簽戴雙。集徵兵眾,建牙馳檄,使佐吏上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加黃鉞。侍讀博士荀銑諫爭,見殺。伯超專任軍政,殺害自己。休茂左右曹萬期挺身斫休茂,被創走,見殺。休茂出城行營,諮議參軍沈暢之等率眾閉門拒之。休茂馳還,不得入。義成太守薛繼考為休茂盡力攻城,殺傷甚眾,暢之不能自固,遂得入城,斬暢之及同謀數十人。

其日,參軍尹玄慶起義,攻休茂,生禽之,將出中門斬首,時年十七。母妻皆自殺,同黨悉伏誅。城中撓亂,無相統領。時尚書右僕射劉秀之弟恭之為休茂中兵參軍,眾共推行府州事。繼考以兵肋恭之,使作啟事雲立義,自乘驛還都,上以為永嘉王子仁北中郎諮議參軍、河南太守,封冠軍縣侯,食邑四百戶。尋事泄,伏誅。恭之坐系尚方。以玄慶為射聲校尉。有司奏絕休茂屬籍,貶姓為留,上不許。即葬襄陽。

庾深之,字彥靜,新野人也。以事先朝見知。元嘉二十九年,自輔國長史為長沙內史。南郡王義宣為荊、湘二州,加深之寧朔將軍,督湘州七郡。明年,義宣為逆,深之據巴陵拒之。轉休茂司馬。見害之旦,子孫亦死。追贈深之冠軍將軍、雍州刺史,荀銑員外散騎侍郎,曹萬期始平太守。

桂陽王休范,文帝第十八子也。孝建三年,年九歲,封順陽王,食邑二千戶。大明元年,改封桂陽王。為冠軍將軍、南彭城、下邳太守。三年,出為江州刺史,尋加征虜將軍,邑千戶。入為秘書監,領前軍將軍。七年,遷左衛將軍,加給事中。前廢帝永光元年,轉中護軍,領崇憲衛尉。

太宗定亂,以為使持節、都督南徐、徐、南兗、兗四州諸軍事、鎮北將軍、南徐州刺史,給鼓吹一部。時薛安都據彭城反叛,遣從子索兒南侵,休范進據廣陵,督北討諸軍事,加南兗州刺史,進征北大將軍,加散騎常侍,還京口,解兗州,增邑二千戶,受五百戶。泰始五年,征為中書監、中軍將軍、揚州刺史,常侍如故。明年,出為使持節、都督江、郢、司、廣、交五州豫州之西陽、新蔡、晉熙、湘州之始興四郡諸軍事、征南大將軍、江州刺史。尋加開府儀同三司,未拜,改授都督南徐、徐、南兗、兗、青、冀六州諸軍事、驃騎大將軍、南徐州刺史,持節、常侍、開府如故。未拜,以驃騎大將軍還為江州,進督越州諸軍事,給三望車一乘。太宗遺詔,進位司空,改常侍為侍中,加班劍三十人。

休范素凡訥,少知解,不為諸兄所齒遇。太宗常指左右人謂王景文曰:"休范人才不及此,以我弟故,生便富貴。釋氏願生王家,良有以也。"及太宗晚年,晉平王休祐以狠戾致禍,建安王休仁以權逼不見容,巴陵王休若素得人情,又以此見害。唯休范謹澀無才能,不為物情所向,故得自保;而常懷憂懼,恆慮禍及。

及太宗晏駕,主幼時艱,素族當權,近習秉政,休范自謂宗戚莫二,應居宰輔,事既不至,怨憤彌結。招引勇士,繕治器械,行人經過尋陽者,莫不降意折節,重加問遺,囗囗留則傾身接引,厚相資給。於是遠近同應,從者如歸。朝廷知其有異志,密相防禦,雖未表形跡,而釁難已成。母荀太妃薨,葬廬山,以示不還之志。解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