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書》卷三十 志第二十五



河間(舊置河間郡,開皇初郡廢。大業初復置郡,並武垣縣入焉。)文安(有狐狸淀。)樂壽(舊曰樂城,開皇十八年改為廣城,仁壽初改焉。)束城(舊曰束州,後齊廢。開皇十六年置,後改名焉。)景城(舊曰成平,開皇十八年改焉。)高陽(舊置高陽郡,開皇初郡廢。十六年置蒲州,大業初州廢,並任丘縣入焉。)鄚(有易城縣,後齊廢。開皇中置永寧縣,大業初廢入焉。)博野(舊曰博陸,後魏改為博野,後齊廢蠡吾縣入焉。有君子淀。)清苑(舊曰樂鄉。後齊省樊興、北新城、清苑、樂鄉入永寧,改名焉。開皇十八年改為清苑。)長蘆(開皇初置,並立漳河郡,郡尋廢。十六年置景州,大業初州廢。)平舒(舊置章武郡,開皇初廢。)魯城(開皇十六年置。)饒陽(開皇十六年分置安平、蕪蔞二縣,大業初省入焉。)

涿郡(舊置幽州,後齊置東北道行台。後周平齊,改置總管府。大業初府廢。)統縣九,戶八萬四千五十九。

薊(舊置燕郡,開皇初廢,大業初置涿郡。)良鄉 安次 涿(舊置范陽郡,開皇初郡廢。)固安(舊曰故安,開皇六年改焉。)雍奴 昌平(舊置東燕州及平昌郡。後周州郡並廢,後又置平昌郡。開皇初郡廢,又省萬年縣入焉。有關官。有長城。)懷戎(後齊置北燕州,領長寧、永豐二郡。後周去北字。開皇初郡廢,大業初州廢。有喬山,歷陽山,大、小翮山。有漷水、潛水、涿水、阪泉水。)潞(舊置漁陽郡,開皇初廢。)

上谷郡(開皇元年置易州。)統縣六,戶三萬八千七百。

易(開皇初置黎郡,尋廢。十六年置縣。大業初置上谷郡。舊有故安縣,後齊廢。有駁牛山、五回嶺。有易水、徐水。)淶水(舊曰遒縣,後周廢。開皇元年,以范陽為遒,更置范陽於此。六年改為固安,八年廢。十年又置,為永陽。十八年改為淶水。)遒(舊范陽居此,俗號小范陽。開皇初改為遒。)遂城(舊曰武遂。後魏置南營州,準營州置五郡十一縣:龍城、廣興、定荒屬昌黎郡;石城、廣都屬建德郡;襄平、新昌屬遼東郡;永樂屬樂浪郡;富平、帶方、永安屬營丘郡。後齊唯留昌黎一郡,領永樂、新昌二縣,余並省。開皇元年州移,三年郡廢,十八年改為遂城。有龍山。)永樂(舊曰北平,後周改名焉。有郎山。)飛狐(後周置,曰廣昌。仁壽初改焉。有栗山。有巨馬河。)

漁陽郡(開皇六年徙玄州於此,並立總管府。大業初府廢。)統縣一,戶三千九百二十五。

無終(後齊置,後周又廢徐無縣入焉。大業初置漁陽郡。有長城。有燕山、無終山。有泃河、如河、庚水、灅水、濫水。有海。)

北平郡(舊置平州。)統縣一,戶二千二百六十九。

盧龍(舊置北平郡,領新昌、朝鮮二縣。後齊省朝鮮入新昌,又省遼西郡並所領海陽縣入肥如。開皇六年又省肥如入新昌,十八年改名盧龍。大業初置北平郡。有長城。有關官。有臨渝宮。有覆舟山。有碣石。有玄水、盧水、溫水、閏水、龍鮮水、巨梁水。有海。)

安樂郡(舊置安州,後周改為玄州。開皇十六年州徙,尋置檀州。)統縣二,戶七千五百九十九。

燕樂(後魏置廣陽郡,領大興、方城、燕樂三縣。後齊廢郡,以大興、方城入焉。大業初置安樂郡。有長城。有沽河。)密雲(後魏置密雲郡,領白檀、要陽、密雲三縣。後齊廢郡及二縣入密雲。又有舊安樂郡,領安市、土垠二縣,後齊廢土垠入安市,後周廢安市入密雲縣。開皇初郡廢。有長城。有桃花山、螺山。有漁水。)

遼西郡(舊置營州,開皇初置總管府,大業初府廢。)統縣一,戶七百五十一。

柳城(後魏置營州於和龍城,領建德、冀陽、昌黎、遼東、樂浪、營丘等郡,龍城、大興、永樂、帶方、定荒、石城、廣都、陽武、襄平、新昌、平剛、柳城、富平等縣。後齊唯留建德、冀陽二郡,永樂、帶方、龍城、大興等縣,其餘並廢。開皇元年唯留建德一郡,龍城一縣,其餘並廢。尋又廢郡,改縣為龍山,十八年改為柳城。大業初,置遼西郡。有帶方山、禿黎山、雞鳴山、松山。有渝水、白狼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