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書》卷三十 志第二十五



襄國郡(開皇十六年置邢州。)統縣七,戶十萬五千八百七十三。

龍岡(舊曰襄國,開皇九年改名焉。十六年又置青山縣,大業初省入焉。有黑山。有幹水。)南和(舊置北廣平郡,後齊省入廣平郡,後周分置南和郡。開皇初郡廢,十六年置任縣,大業初廢入。)平鄉 沙河(開皇十六置。有罄山。)鉅鹿(後齊廢,開皇六年置南欒縣,後廢入焉。)內丘(有乾言山。)柏仁(有鵲山。)

武安郡(後周置洛州。)統縣八,戶十一萬八千五百九十五。

永年(舊曰廣平,置廣平郡,後齊廢北廣平郡及曲梁、廣平二縣入。開皇初郡廢,復置廣平,後改曰雞澤。仁壽元年改廣平為永年。大業初置武安郡,又並雞澤縣入。)肥鄉(東魏省,開皇十年復。)清漳(開皇十六年置。)平恩 洺水(舊曰斥漳,後齊省入平恩。開皇六年分置曲周,大業初廢入焉。)武安(開皇十年分置陽邑縣,大業初廢入焉。有榆溪,有閼與山,有浸水。)邯鄲(東魏廢。開皇十六年復置陟鄉,大業初省入焉。)臨洺(舊曰易陽。後齊廢入襄國縣,置襄國郡。後周改為易陽縣,別置襄國縣。開皇六年改易陽為邯鄲,十年改邯鄲為臨洺。開皇初郡廢。有紫山、狗山、塔山。)

趙郡(開皇十六年置欒州,大業三年改為趙州。)統縣十一,戶十四萬八千一百五十六。

平棘(舊置趙郡,開皇初省。有宋子縣,後齊廢。大業初置趙郡,廢宋子縣入焉。)高邑 贊皇(開皇十六年置。有孔子嶺,有白溝。)元氏(舊縣,後齊廢,開皇六年置。大業初置趙郡,廢宋子縣入焉。)高邑 贊皇(開皇十六年置。有孔子嶺,有白溝。)元氏(舊縣,後齊廢,開皇六年置。十六年分置靈山縣,大業初廢入焉。有靈山。)廮陶(舊曰廮遙,開皇六年改為"陶"。)欒城(舊縣,後齊廢,開皇十六年復。)大陸(舊曰廣阿,置殷州及南鉅鹿郡。後改為南趙郡,改州為趙州。開皇十六年分置欒州,仁壽元年改為象城。大業初州廢,縣改為大陸。又開皇十六年所置大陸縣,亦廢入焉。)柏鄉(開皇十六年置。有山。)房子(舊縣,後齊省,開皇六年復。有贊皇山。有彭水。)闖(後齊廢下曲陽入焉。改為高城縣,置鉅鹿郡。開皇初郡廢。十年置廉州,十八年改為闖竅兀大業初州廢。又開皇十六年置柏鄉縣,亦廢入焉。)鼓城(舊曰曲陽,後齊廢。開皇十六年分置昔陽縣,十八年改為鼓城。十六年又置廉平縣,大業初併入。)

恆山郡(後周置恆州。)統縣八,戶十七萬七千五百七十一。

真定(舊置常山郡,開皇初郡廢。十六年分置常山縣。大業初置恆山郡,省常山入焉。)滋陽(開皇六年置。十六年又置王亭縣,大業初省入焉。有大茂山、歲山。)行唐 石邑(舊縣,後齊改曰井陘,開皇六年改焉。十六年析置鹿泉縣,大業初併入。有封龍山、抱犢山。)九門(後齊廢,開皇六年復。大業初,又並新市縣入焉。有許春壘。)井陘(後齊廢石邑,以置井陘。開皇六年復石邑縣,分置井陘。十六年於井陘置井州,及置葦澤縣。大業初廢州,並廢葦澤縣及蒲吾縣入焉。)房山(開皇十六年置。)靈壽(後周置蒲吾郡,開皇初郡廢。)

博陵郡(舊置定州。後周置總管府,尋罷。)統縣十,戶十萬二千八百一十七。

鮮虞(舊曰盧奴,置鮮虞郡。後齊廢盧奴入安喜。開皇初廢郡,以置鮮虞縣。大業初置博陵郡,又廢安喜入焉。有盧水。)北平(舊置北平郡。後齊郡廢,又並望都、蒲陰二縣來入。開皇六年又置望都,大業初又廢。有都山、伊祁山。有濡水。)唐(舊縣,後齊廢,開皇十六年復。有堯山、郎山、中山。)恆陽(舊曰上曲陽,後齊去上字。開皇六年改為石邑,七年改曰恆陽。有恆山,有恆陽溪,有范水。)新樂(開皇十六年置。有黃山。)隋昌(後魏曰魏昌,後齊廢。開皇十六年復,仍改焉。)毋極 義豐(開皇六年置。舊有安國縣,後齊廢。)深澤(後齊廢,開皇六年復。)安平(後齊置博陵郡,開皇初廢。十六年置深州,大業初州廢。)

河間郡(舊置瀛州。)統縣十三,戶十七萬三千八百八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