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書》卷三十四 志第二十九



《望氣書》七卷

《雲氣占》一卷(梁《望氣相山川寶藏秘記》一卷,《仙寶劍經》二卷,亡。)

《地形志》八十卷(庾季才撰。)

《宅吉凶論》三卷

《相宅圖》八卷

《五姓墓圖》一卷(梁有《冢書》、《黃帝葬山圖》各四卷,《五音相墓書》五卷,《五音圖墓書》九十一卷,《五姓圖山龍》及《科墓葬不傳》各一卷,《雜相墓書》四十五卷,亡。)

《相書》四十六卷

《相經要錄》二卷(蕭吉撰。《相經》三十卷,鍾武隸撰;《相書》十一卷,樊、許、唐氏《武王相書》一卷,《雜相書》九卷,《相書圖》七卷。亡。)

《相手板經》六卷(梁《相手板經》、《受版圖》、韋氏《相板印法指略抄》、魏徵東將軍程申伯《相印法》各一卷,亡。)

《大智海》四卷

《白澤圖》一卷

《相馬經》一卷(梁有《伯樂相馬經》、《闕中銅馬法》、《周穆王八馬圖》、《齊侯大夫寧戚相牛經》、《王良相牛經》、《高堂隆相牛經》、《淮南八公相鵠經》、《浮丘公相鶴書》、《相鴨經》、《相雞經》、《相鵝經》、《相貝經》、《祖骱閎ê餳恰貳ⅰ凍莆鎦羋適酢犯鞫卷,《劉潛泉圖記》三卷,亡。)

右二百七十二部,合一千二十二卷。

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五常之形氣者也。在天為五星,在人為五藏,在目為五色,在耳為五音,在口為五味,在鼻為五臭。在上則出氣施變,在下則養人不倦。故《傳》曰:"天生五材,廢一不可。"是以聖人推其終始,以通神明之變,為卜筮以考其吉凶,占百事以觀於來物,觀形法以辨其貴賤。《周官》則分在保章、馮相、卜師、筮人、占夢、綍,而太史之職,實司總之。小數者才得其十觕,便以細事相亂,以惑於世。

《黃帝素問》九卷(梁八卷。)

《黃帝甲乙經》十卷(音一卷。梁十二卷。)

《黃帝八十一難》二卷(梁有《黃帝眾難經》一卷,呂博望注,亡。)

《黃帝針經》九卷(梁有《黃帝針炙經》十二卷,徐悅、龍銜素《針經並孔穴暇蟆圖》三卷,《雜針經》四卷,程天祚《針經》六卷,《灸經》五卷,《曹氏灸方》七卷,秦承祖《偃側雜針灸經》三卷,亡。)

《徐叔響針灸要鈔》一卷

《玉匱針經》一卷

《赤烏神針經》一卷

《岐伯經》十卷

《脈經》十卷(王叔和撰。)

《脈經》二卷(梁《脈經》十四卷,又《脈生死要訣》二卷;又《脈經》六卷,黃公興撰;《脈經》六卷,秦承祖撰;《脈經》十卷,康普思撰。亡。)

《黃帝流注脈經》一卷(梁有《明堂流注》六卷,亡。)

《明堂孔穴》五卷(梁《明堂孔穴》二卷,《新撰針灸穴》一卷,亡。)

《明堂孔穴圖》三卷

《明堂孔穴圖》三卷(梁有《偃側圖》八卷,又《偃側圖》二卷。)

《神農本草》八卷(梁有《神農本草》五卷,《神農本草屬物》二卷,《神農明堂圖》一卷,《蔡邕本草》七卷,《華佗弟子吳普本草》六卷,《陶隱居本草》十卷,《隨費本草》九卷,《秦承祖本草》六卷,《王季璞本草經》三卷,《李譡之本草經》、《談道術本草經鈔》各一卷,《宋大將軍參軍徐叔響本草病源合藥要鈔》五卷,《徐叔響等四家體療雜病本草要鈔》十卷,《王末鈔小兒用藥本草》二卷,《甘浚之癰疽耳眼本草要鈔》九卷,《陶弘景本草經集注》七卷,《趙贊本草經》一卷,《本草經輕行》、《本草經利用》各一卷,亡。)

《神農本草》四卷(雷公集注。)

《甄氏本草》三卷

《桐君藥錄》三卷(梁有《雲麾將軍徐滔新集藥錄》四卷,《李譡之藥錄》六卷,《藥法》四十二卷,《藥律》三卷,《藥性》《藥對》各二卷,《藥目》三卷,《神農採藥經》二卷,《藥忌》一卷,亡。)

《太清草木集要》二卷(陶隱居撰。)

《張仲景方》十五卷(仲景,後漢人。梁有《黃素藥方》二十五卷,亡。)

《華佗方》十卷(吳普撰。佗,後漢人。梁有《華佗內事》五卷,又《耿奉方》六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