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書》卷三十四 志第二十九



《鬻子》一卷(周文王師鬻熊撰。)

《老子道德經》二卷(周柱下史李耳撰。漢文帝時河上公注。梁有戰國時河上丈人注《老子經》二卷,漢長陵三老丘望之注《老子》二卷,《漢》徵士嚴遵注《老子》二卷,虞翻注《老子》二卷,亡。)

《老子道德經》二卷(王弼注。梁有《老子道德經》二卷,張嗣注;《老子道德經》二卷,蜀才注。亡。)

《老子道德經》二卷(鍾會注。梁有《老子道德經》二卷,晉太傅羊祜解釋;《老子經》二卷,東晉江州刺史王尚述注;《老子》二卷,晉郎中程韶集解;《老子》二卷,邯鄲氏注;《老子》二卷,常氏傳;《老子》二卷,孟氏注;《老子》二卷,盈氏注。亡。)

《老子道德經》二卷、音一卷(晉尚書郎孫登注。)

《老子道德經》二卷(劉仲融注。梁有《老子道德經》二卷,巨生解;《老子道德經》二卷,晉西中郎將袁真注;《老子道德經》二卷,張憑注;《老子道德經》二卷,釋惠琳注;《老子道德經》二卷,釋惠嚴注;《老子道德經》二卷,王玄載注。亡。)

《老子道德經》二卷(盧景裕撰。)

《老子音》一卷(李軌撰。梁有《老子音》一卷,晉散騎常侍戴逵撰,亡。)

《老子》四卷(梁曠撰。)

《老子指歸》十一卷(嚴遵注。)

《老子指趣》三卷(蠙丘望之撰。)

《老子義綱》一卷(顧歡撰。梁有《老子道德論》二卷,何晏撰;《老子序決》一卷,葛仙公撰;《老子雜論》一卷,何、王等注;《老子私記》十卷,梁簡文帝撰;《老子玄示》一卷,韓壯撰;《老子玄譜》一卷,晉柴桑令劉遺民撰;《老子玄機》三卷,宗塞撰;《老子幽易》五卷,又《老子志》一卷,山琮撰。亡。)

《老子義疏》一卷(顧歡撰。梁有《老子義疏》一卷,釋慧觀撰,亡。)

《老子義疏》五卷(孟智周私記。)

《老子義疏》四卷(韋處玄撰。)

《老子講疏》六卷(梁武帝撰。)

《老子義疏》九卷(戴詵撰。)

《老子節解》二卷

《老子章門》一卷

《文子》十二卷(文子,老子弟子。《七略》有九篇,梁《七錄》十卷,亡。)

《鶡冠子》三卷(楚之隱人。)

《列子》八卷(鄭之隱人列禦寇撰,東晉光祿勛張湛注。)

《莊子》二十卷(梁漆園吏莊周撰,晉散騎常侍向秀注。本十二卷,今闕。梁有《莊子》十卷,東晉議郎崔撰注,亡。)

《莊子》十六卷(司馬彪注。本二十一卷,今闕。)

《莊子》三十卷、目一卷(晉太傅主簿郭象注。梁《七錄》三十三卷。)

《集注莊子》六卷(梁有《莊子》三十卷,晉丞相參軍李賾注;《莊子》十八卷,孟氏注,錄一卷。亡。)

《莊子》音一卷(李軌撰。)

《莊子音》三卷(徐邈撰。)

《莊子集音》三卷(徐邈撰。)

《莊子注音》一卷(司馬彪等撰。)

《莊子音》三卷(郭象撰。梁有向秀《莊子音》一卷。)

《莊子外篇雜音》一卷

《莊子內篇音義》一卷

《莊子講疏》十卷(梁簡文帝撰。本二十卷,今闕。)

《莊子講疏》二卷(張譏撰,亡。)

《莊子講疏》八卷

《莊子文句義》二十八卷(本三十卷,今闕。梁有《莊子義疏》十卷,又《莊子義疏》三卷,宋處士王叔之撰,亡。)

《莊子內篇講疏》八卷(周弘正撰。)

《莊子義疏》八卷(戴詵撰。)

《南華論》二十五卷(梁曠撰,本三十卷。)

《南華論音》三卷

《莊成子》十二卷(梁有《蹇子》一卷,今亡。)

《玄言新記明莊部》二卷(梁澡撰。)

《守白論》一卷

《任子道論》十卷(魏河東太守任嘏撰。梁有《渾輿經》一卷,魏安成令桓威撰,亡。)

《唐子》十卷(吳唐滂撰。梁有《蘇子》七卷,晉北中郎參軍蘇彥撰;《宣子》二卷,晉宜城令宣舒撰;《陸子》十卷,陸雲撰。亡。)

《杜氏幽求新書》二十卷(杜夷撰。)

《抱朴子內篇》二十一卷、音一卷(葛洪撰。梁有《顧道士新書論經》三卷,晉方士顧谷撰,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