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典》卷十七 選舉五



一、一經及第人,選日請授中縣尉之類;判入第三等及蔭高,授上縣尉之類。兩經出身,授上縣尉之類;判入第三等及蔭高,授緊縣尉之類。用蔭止於此。其以上當以才進。四經出身,授緊縣尉之類;判入第三等,授望縣尉之類。五經,授望縣尉之類;判入第二等,授畿縣尉之類。明法出身,與兩經同資。進士及三禮舉、春秋舉,與四經同資。其茂才、秀才,請授畿尉之類。其宏才,請送詞策上中書、門下,請授諫官、史官等。禮經舉人,若更通諸家禮論及漢已來禮儀沿革者,請便授太常博士。茂才等三科,為學既優,並準五經舉人,便授官。其雜色出身人,量書判,授中縣尉之類。判入第三等及蔭高者,加一等。凡蔭除解褐官外,不在用限。

一、其今舉人所習既從簡易,士子趨學必當數倍往時。每年諸色舉人,主司簡擇,常以五百人為大限,此外任收雜色。 

選人條例

一、其前資官及新出身,並請不限選數任集,庶有才不滯,官得其人。

一、不習經史,無以立身;不習法理,無以效職。人出身以後,當宜習法。其判問,請皆問以時事、疑獄,令約律文斷決。其有既依律文,又約經義,文理弘雅,超然出群,為第一等;其斷以法理,參以經史,無所虧失,粲然可觀,為第二等;判斷依法,頗有文彩,為第三等;頗約法式,直書可否,言雖不文,其理無失,為第四等。此外不收。但如曹判及書題如此則可,不得拘以聲勢文律,翻失其真。故合於理者數句亦收,乖於理者詞多亦舍。其倩人暗判,人閒謂之"判羅",此最無恥,請榜示以懲之。

一、其授試官及員外官等,若悉不許選,恐抱才者負屈;若並令集,則僥倖者頗多。當酌事宜,取其折中。請令所在,審加勘責,但無渝濫,並準出身人例,試判送省。授官日,其九品、八品官請同黃衣選人例授官;七品、六品依前資解褐官例;五品、四品依前資第二正官例。其官好惡,約判之工拙也。

一、舊法,四品、五品官不複試判者,以其歷任既久,經試固多,且官班已崇,人所知識,不可復為偽濫耳。自有兵難,仕進多門,僥倖超擢,不同往日,並請試判。待三五年,舉選路清,然後任依舊法。其曾經登科及有清白狀,並曾任台省官並諸司長官判史者,已經選擇,並不試,依常例處分。

一、每年天下來冬選人,今秋九月,依舉人召集審勘,責絕其奸濫。試時,長吏親自監臨,皆令相遠,絕其口授及替代。其第四等以上,封送省,皆依舉人例處置。吏部計天下闕員訖,即重考天下所送判,審定等第訖,從上等據本色人數收人,具名下本道觀察使追之,限十月內到,並重試之訖,取州試判,類其書蹤及文體。有偽濫者,準法處分。其合留者,依科目資緒,隨穩便注擬。

一、其兩都選人,不比外州,請令省司自試。隔年先試,一同外州。東都選人,判亦將就上都,考定等第,兼類會人數。明年,依例追集重試之,還以去秋所試,驗其書蹤及詞理。則隔年計會替代,事亦難為。

一、兵興以來,士人多去鄉土,既因避難,所在寄居,必欲網羅才能,隔年先試。令歸本貫,為弊更深。其諸色舉選人,並請準所在寄莊寄住處投狀,請試舉人。既不慮偽濫,其選人但勘會符告,並責重保,知非偽濫,即準例處分。

一、宏詞拔萃,以甄逸才;進士、明經,以長學業:並請依常年例。其平選判入第二等,亦任超資授官。

一、諸以蔭緒優勞、準敕授官者,如判劣惡者,請授員外官。待稍習法理,試判合留,即依資授正員官。

一、諸合授正員官人,年未滿三十者,請授無職事京官及外州府參軍,不得授職事官。

後論:有司或詰於議者曰:"吏曹所銓者四,謂身、言、書、判。今外州送判,則身、言闕矣,如何?"對曰:"夫身、言者,豈非洪範貌、言乎?貌謂舉措可觀,言謂詞說合理,此皆才幹之士方能及此。今所試之判,不求浮華,但令直書是非,以觀理識,於此既蔽,則無貌、言,斷可知矣。書者,非理人之具,但字型不至乖越,即為知書。判者,斷決百事,真為吏所切,故觀其判,則才可知矣。彼身、言及書,豈可同為銓序哉!"有司復詰曰:"王者之盛,莫逾堯舜,書稱敷納以言,為求才之通軌。今以言為後,亦有說乎?"對曰:"夫敷納以言者,謂引用賢良,升於達位,方將詢以庶政,非言無以知之,其唐、虞官百,咨俞無幾;其下小吏,官長自求,各行敷納,事至簡易。今吏曹所習,輒數千人,三銓藻鑒,心目難溥,詶喧競之不暇,又何敷納之有乎?其茂才以上,學業既優,可以言政教,接以談論,近於敷納矣。"有司復曰:"士有言行不差而闕於文學,或頗有文學而言行未脩。但以諸科取之,無乃未備?"對曰:"吏曹所銓,必求言行,得之既審,然後授官,則外州遙試,未為通矣。今銓衡之下,奸濫所萃,紛爭劇於獄訟,偽濫深於市井,法固致此,無如之何。豈若外州先試,兼察其行,苟居宅所在,則鄰伍知之,官司耳目,易為采聽。古之鄉舉里選,方斯近矣。且今之新法,以學舉者,一經畢收;以判選者,直書可否:可謂易矣。修言行者,心當敦固,不能為此,餘何足觀。若有志性過人,足存激勸,及躬為惡行,不當舉用者,則典章已備,但舉而行之耳,故無雲焉。"有司復曰:"其有效官公清,且有能政,以其短於詞判,不見褒昇,無乃闕於事實乎?"對曰:"苟能如此,最為公器。使司善狀,國有常規,病在不行耳。但令諸道觀察使,每年終必有褒貶,不得僣濫,則善不蔽矣。"問曰:"試帖經者,求其精熟,今廢之,有何理乎?"對曰:"夫人之為學,帖易於誦,誦易於講。今口問之,令其講釋,若不精熟,如何應對?此舉其難者,何用帖為!且務於帖,則於義不專,非演智之術,固已明矣。夫帖者,童稚之事,今方授之以職,而待以童稚,於理非宜。"有司復曰:"舊法,口問並取通六,今令通八,無乃非就易之義乎?"答曰:"所習者少,當務其精,止於通六,失在鹵莽,是以然耳。"復曰:"舉人試策,例皆五通,今並為一,有何理?"對曰:"夫事尚實則有功,徇虛則益寡。試策五通,多書問目,數立頭尾,徇虛多矣,豈如一策之內並問之乎!"

《通典》 唐·杜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