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選》文選卷第十九

注“安流平滿貌”:袁本、茶陵本無“安流”二字。

注“爾雅曰如畝畝丘郭璞曰丘有隴界如田畝”:袁本、茶陵本作“郭璞爾雅注曰有隴界如畝”十一字。

注“廣雅曰隘□也”:袁本、茶陵本無此六字。

注“謂水口急□”下至“復會於上流之中止”:袁本、茶陵本無此二十字。

若浮海而望碣石:案:“碣”當斷句,“會”、“碣”、“磕”、“厲”及以下皆相協,無容失其一韻,“石”字當屬下句首。“石礫磥磥” 二句,言小石也;“巨石溺溺”二句,言大石也。其善注則雲“碣石者”,以“碣石”解正文之“碣”,非其讀正文於“石”為句,必五臣不察,乃誤分節如此,後善為所亂,而各本不著校語也。又五臣誤改下文“磥磥 ”作“碨(石絫) ”,由不知“磥磥”與“溺溺”相對為文,亦可證。

注“孔安國注尚書曰碣石海畔山也”:袁本作“碣石山名也已見上注”,是也。茶陵本全復出,皆非。

注“埤蒼曰瀺灂水流聲貌”:袁本、茶陵本無此九字。

注“字林曰竄逃也七外切非關協韻一音七玩切”:袁本、茶陵本無此十八字。案:袁、茶陵似非也。此卷善音,二本多所刪去耳。

注“交相也”:案:“交相”當作“相交”。各本皆倒。

注“毛詩曰”下至“下句曰糾” :袁本、茶陵本無此十八字。

注“柔弱下垂貌”:袁本、茶陵本無“下垂”二字。

注“漢書大人賦猗狔以招搖”:袁本、茶陵本無此十字。

丹莖白蒂:何校雲“丹”一作“ 朱”,陳同。案:袁本、茶陵本“丹”作“朱”也。

注“惰哉萬事”:袁本、茶陵本無此四字。案:此二本脫。

注“裖已見上林賦”:茶陵本作 “振”字當作“裖”字,袁本作“振”當作“裖”字,皆校語錯入注,又誤改善作,當以尤所見為是。

注“李奇曰”:袁本、茶陵本無此三字。

注“方言曰磑堅也”:袁本、茶陵本無此六字。

注“埤蒼曰崎嶇不安也”:袁本、茶陵本無此八字。

注“說文曰俗”:案:“俗”當作“(千谷) ”,此所引谷部文。各本皆偽。下文“千芊古字通”,“芊”亦“(千谷) ”字之誤。

注“望山谷芊芊青也”:袁本、茶陵本“芊芊”作“千千”。案:今本說文作“(千谷) (千谷) ”。

注“深直貌”:案:“直”當作 “冥”。各本皆偽。此在釋訓。

注“傾岸之勢”下至“如熊之在樹”:袁本、茶陵本無此十七字。

注“楚辭曰怊悵而自悲王逸曰悵恨貌”:袁本、茶陵本作“王逸楚辭注曰怊悵恨貌”十字。

注“說文曰纚”下至“若出於神 ”:袁本、茶陵本無此四十六字,有“言不可測知”五字。案:此尤添四十六字於“言不可測知”上,而傳寫者因遺落其元有之五字也,但所添不當。凡尤意專主增多,每類此。陳但謂“若出於神”四字衍,未是。

注“見本草”下至“漢書音義曰 ”:袁本無此二十五字,有“射干江東為烏蓮”七字。茶陵本作“射干烏蓮草也”六字。案:“蓮”當作“萐 ”。廣雅:烏萐,射干也。曹憲音所夾。今本亦作“蓮 ”,其誤正同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