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選》文選卷第二十三

文選考異
注“後成叔曰”:陳雲“後”當作 “郈”。今案:“後”即“郈”也。檀弓“後木”鄭注曰:“魯孝公子惠伯鞏之後。”正義曰:“
案世本,孝公生惠伯革,其後為厚氏。”世本雲“革”,此雲“鞏”,世本雲“厚”,此雲“後”,其字異耳。春秋名號歸一圖曰:厚成叔後改為“郈”,皆可證。冊魏公九錫文引作“厚”。
爰及冠帶馮寵自放:袁、茶陵二本有校語云善無此二句。案:二本所見非也。此與下二句為韻,善不容無,但傳寫脫去。又其下當有善注,為脫去一節也。尤本有者是。然恐屬據五臣校補,尚少善注耳。

任其所尚:袁本、茶陵本有校語云善作上注“各崇所尚”。二本“尚”皆作“上”。案:善下注又雲“說文曰,尚,庶幾也”。不作“上”字。尤本以此校改。然恐善注未全,或於末元有注“上” “尚”異同之語,而今失之。

注“莊子曰真者精誠之志”:陳雲此九字衍,觀下注自明,是也。各本皆衍。

注“精誠之志也”:袁本“志” 作“至”,是也。茶陵本亦誤“
志”。

注“說文曰懷藏也杜預曰忍垢恥也”:陳雲“說文”下六字當在杜注下,是也。各本皆倒。

注“發論辭也”:何校“論”改 “語”,是也。各本皆誤。

注“下民為孽”:陳雲“為”, “之”誤。今案:各本皆然。疑李所據與今本作“之” 者異。下“尊沓背增”,今本作“憎”,又“
我心永疚”,今本作“使我心疚” ,皆放此,余不悉出。

注“為惡莫近刑”:案:“刑” 當作“形”,詳下注。司馬彪本作“形”字也。各本皆誤。

七哀詩五言
 曹子建贈答,子建在仲宣之後,而此在前,誤也。
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夫皎月流輝,輪無輟照,以其餘光未沒,似若徘徊,前覺以為文外傍情,斯言當矣。上有愁思婦,悲嘆有餘哀。古詩曰:慷慨有餘哀。借問嘆者誰?言是客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獨棲。君若清路塵,妾若濁水泥。漢書,民歌曰:涇水一石,其泥數斗。浮沈各異勢,會合何時諧?爾雅曰:諧,和也。願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古詩曰:從風入君懷,四坐莫不嘆。君懷良不開,賤妾當何依?史記,驪姬曰:以賤妾之故,廢嫡立庶。

七哀詩二首五言
 王仲宣
西京亂無象,豺虎方遘患。左氏傳,晉侯問於士弱曰:吾聞之宋災,於是乎知有天道,可必乎?對曰:國亂無象,不可知也。班固漢書張耳、陳余述曰:據國爭權,還為豺虎。遘與構同,古字通也。道經曰:執大象,天下往。河上公注曰:執,守也。象,道也。聖人守大道,則天下萬民移心歸往也。復棄中國去,遠身適荊蠻。荊蠻,已見登樓賦。毛詩曰:蠢爾蠻荊。毛萇曰:蠻荊,荊州之蠻也。親戚對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路有飢婦人,抱子棄草間。顧聞號泣聲,揮涕獨不還。言回顧雖聞其子號泣之聲,但知揮涕獨去,不復還視也。家語曰:文伯卒,敬姜曰:二三婦無揮涕。王肅曰:揮涕,不哭揮涕,以手揮之也。 未知身死處,何能兩相完?此婦人之辭也。說文曰:完,全也。驅馬棄之去,不忍聽此言。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長安。漢書曰:文帝葬霸陵。悟彼下泉人,喟然傷心肝。毛詩序曰:下泉,思治也。曹人思明王賢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