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選》文選卷第三十二

注“是不欲遠去貌”:案:“貌 ”當依楚辭注作“意”。各本皆誤。

注“懷襄二世不明”:袁本、茶陵本“世”作“葉”。案:二本是也。此亦善避諱改字。

注“糈精美”:袁本、茶陵本“ 美”作“米”。案:此尤本誤字。

注“紛然近我”:茶陵本“近” 作“迎”,是也。袁本亦誤“近”。案:楚辭注作“迎 ”。

注“知己之意”:袁本、茶陵本 “意”作“志”。案:此尤本誤字。

注“告我當去尤吉善也”:何校改“尤”作“就”。陳雲楚辭注作“就”為是。各本皆偽。

注“力能調和陰陽”:陳雲“力 ”,“乃”誤,是也。楚辭注作“乃”。各本皆偽。

注“言臣能中心常好善”:袁本、茶陵本“臣”作“誠”。案:此尤本誤字。

注“寧戚方飲牛”:茶陵本“飲 ”作“飯”,是也。袁本亦誤“
飲”。案:楚辭注作“飯”。

注“鷤弟鴃桂”:袁本、茶陵本無此四字,有“弟”、“桂”二字音在正文下。案:二本乃五臣音也,詳此篇注中諸音切。蓋善既載王汪,兼載舊音,今本改易刪削,多失其真,無以正之。此四字或善所有,恐當如“筳音廷”、“篿音專”之例,單行楚辭“鷤”作“鵜”,下載“舊音雲,鵜,題音;鴃,決音”,文既互異,難以為證矣。

又“況揭車與江蘺”:案:“蘺 ”當作“離”,上“扈江離”無“□”,似不當歧異也。楚辭二字皆作“離”。洪興祖補註雲文選“
離”作“蘺”,謂五臣也。袁、茶陵二本正如此,但皆不著校語,蓋非。

注“此誠可貴茲”:袁本、茶陵本“茲”作“重”,是也。案:此尤本誤字。

注“言我願及年德方盛壯之時周流四方觀君臣之賢欲往就之”:袁本、茶陵本無此二十四字。案:此尤延之據楚辭注添之,詳文義,當是二本脫也。

揚雲霓之晻藹兮:茶陵本“揚” 下有“志”字。校語云五臣無。袁本校語云逸有。案:二本非也,楚辭無,此尤延之校改正之。洪興祖雲一本 “揚”下有“志”字,即指袁、茶陵校語所見而言,實誤本也。

注“平聲”:袁本、茶陵本無“ 聲”字。案:此疑是五臣音,單行楚辭亦不載。凡音之在正文下者,均非善舊。蓋合併六家,每因正文下已有五臣刪削注中之善,而善與五臣始糾錯不分。逮後單行善本,又於正文下音多所刪削,於是或真善音以改易其處而被去,或非善音而刪削不及則仍存,均難以一一考之矣。全書袁、茶陵音與尤每不同者,此其大概也。為之舉例,不更悉論雲。

九歌四首序曰:九歌者,屈原之所作也。昔楚南郢之邑,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樂鼓舞,因為作九歌之曲,託之以諷諫也。

 屈平

王逸注

 東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日,謂甲乙;辰,謂寅卯也。穆將愉兮上皇。穆,敬也。愉,樂也。上皇,謂東皇太一也。言己將脩祭祀,必擇吉辰之日,齊戒恭敬,以晏樂天神。撫長劍兮玉珥,撫,持也。珥,謂劍鐔也。劍者,所以威不服,衛有德,故撫持之也。璆鏘鳴兮琳琅。璆、琳琅,皆美玉名也。鏘,佩聲也。詩曰:佩玉鏘鏘。言己供神有道,乃使靈巫佩持好劍,以辟邪惡;垂眾佩,周鏇而舞動,鳴五玉,鏘五音而和,且有節度。瑤席兮玉瑱,盍將把兮瓊芳?盍,何不也。把,持也。瓊,玉枝也。言己脩飾清潔,以瑤玉為席,美玉為瑱。靈巫何不持乎?乃把玉枝以為香。蕙餚蒸兮蘭藉,蕙餚,以蕙草蒸肉也。藉,所以藉飯食也。易曰:藉用白茅。奠桂酒兮椒漿。桂酒,切桂以置酒中也。椒漿,以椒置漿中也。言己供待彌敬,及以蕙蒸餚,芳蘭為藉,進桂酒椒漿,以備五味也。揚枹兮拊鼓, 拊,擊也。疏緩節兮安歌,疏,希也。言膳既具,不敢寧處,親舉枹擊鼓,使靈巫緩節而舞,徐歌相和,以樂神也。陳竽瑟兮浩倡。浩,大也。言己陳列竽瑟,大倡作樂,以自竭盡也。靈偃蹇兮姣服,靈,謂巫也。偃蹇,舞貌也。姣,好也。服,飾也。芳菲菲兮滿堂。菲菲,芳貌也。言乃使姣好之巫,被服盛飾,舉足奮袂,偃蹇而舞,芬芳菲菲,盈滿堂室也。五音紛兮繁會,五音,宮、商、角、征、羽也。紛,盛貌也。繁,眾也。君欣欣兮樂康。欣欣,喜貌。康,樂也。言己重作眾樂,合會五音,紛然盛美,神以歡欣,猒飽喜樂,則身蒙慶佑,家受多福也。屈原以為神無形聲,難事易失。然人竭心盡禮,則歆其祀而惠降以祉,自傷履行忠誠,以事於君,不見信任,而身放逐,以危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