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選》文選卷第三十三

亂曰:獻歲發春兮,獻,進也。 汨吾南征些。征,行也。言歲始來進,春氣奮揚,萬物皆感氣而生。自傷放逐,獨南行也。菉苹齊葉兮,爾雅曰:菉,王□也。白芷生些。言屈原放時,菉苹之草其葉適齊,白芷萌牙,方始欲生。懷所見自傷哀也。猶詩云: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也。路貫廬江兮,左長薄,貫,出也。廬江、長薄,地名也。言屈原行,先出廬江,過歷長薄。在江北時東行,故言左者也。倚沼畦瀛兮,沼,池也。畦,猶區也。瀛,池中也。楚人名澤中曰瀛。 遙望博,遙,遠也。博,平也。言循江而行,遂入池澤。其中區瀛遠望,平博無人也。 青驪結駟兮,純黑為驪。結,連也。四馬為駟也。齊千乘。齊,同也。言屈原嘗與君俱獵於此。官屬駕駟馬,或青或黑,連車千乘,皆同服也。懸火延起兮,玄顏蒸。懸火,懸鐙也。玄,天也。言己時從君夜獵,懸鐙林木之中,其火延起,燒於野澤,煙上蒸於天,使黑色也。步及驟處兮,驟,走也。處,止也。誘騁先。誘,導也。騁,馳也。言獵時有步行者;有乘馬走驟者;有處止者;分以圍獸,己獨馳騁,為君先導也。抑騖若通兮,抑,止也。騖,馳也。若,順也。引車右還。還,轉也。言抑止馳騖者,順通共護,引車右轉,以遮獸也。與王趨夢兮,課後先。夢,澤中也。楚名澤中為夢中。左氏傳曰:楚大夫斗伯比與鄖公之女淫而生子,棄諸夢中。言己與懷王俱獵趍於夢澤之中。課第群臣先至後至也。君王親發兮,發,射也。憚青兕。憚,驚也。言懷王是時親自射獸,驚青兕牛而不能制也。言嘗侍從君田獵,今乃放逐,嘆而自傷閔也。朱明承夜兮,朱明,謂日也。承,續也。時不見淹。淹,淹久也。言歲月逝往,晝夜相續,年命將老,不可久處,當急來歸也。皋蘭被徑兮,皋,澤也。被,覆也。徑,路也。斯路漸。漸,沒也。言澤中香草茂盛,覆被徑路,人無採取者。水卒增溢,漸沒其道,將棄捐也。以言賢人久處山野,君不事用,亦將隕顛也。湛湛江水兮,湛湛,水貌。上有楓。楓,木名也。言湛湛江水,浸潤楓木,使之茂盛。傷己不蒙君惠,而身放棄,曾不如樹木得其所也。或曰:水旁林木中,鳥獸所聚,不可居也。目極千里兮,傷春心。言湖澤博平,春時草短,望見千里,令人愁思而傷心也。或曰盪春心。盪,滌也,言春時平望遠,可以滌盪愁思之心。魂兮歸來,哀江南!言魂魄當急來以歸,江南土地僻遠,山林險岨,誠可哀傷,不足處也。

文選考異
注“欲使巫陽招之也”:袁本、茶陵本無“招之”二字。案:無者是也。單行楚辭無,洪興祖本有。尤依之添,非。
恐後之謝:茶陵本“之謝”作“ 謝之”,雲五臣無“之”字。袁本無“謝”,下校語云逸有“之”。案:楚辭作“之謝”,故尤延之校改,其實非也。洪興祖雲一雲“謝之”,即袁、茶陵所見本;一無“之”字,即五臣本也。

注“必卜筮之法”:袁本、茶陵本“必”下有“去”字。案:此尤本脫。

得人肉而祀:袁本、茶陵本“而 ”作“以”。案:楚辭作“而”,洪興祖本作“以”。或尤延之校改“以”作“而”,今亦無以考之。

注“常食蠃蚌”:袁本、茶陵本 “蠃”作“龜”。案:楚辭注作“蠃”。此亦尤校改。

鏇入雷淵:袁本、茶陵本“淵” 作“泉”,注同。案:楚辭作“
淵”。案:此必尤延之校改。

注“皆有蠆毒”:袁本、茶陵本作“蠆”。案:皆非也,當依楚辭注作“□”。

注“言啄天下欲上之人”:何校 “言”改“主”,陳同。案:楚辭注作“主”,是也。各本皆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