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選》文選卷第三十三


文選考異
旦余濟兮江湘:案:“兮”當作“ 乎”,此尤本誤字。袁本、茶陵本、楚辭皆可證。
注“言明旦之者”:案:當依楚辭注去“之”字。各本皆衍。

邸余車兮方林:袁本、茶陵本“ 邸”作“低”。案:楚辭作“低”,洪興祖本作“邸” ,雲“邸一作低”,補註以為“低”無“舍”義,非也。廣雅釋詁四“宿,次;低,弛,舍也”。洪失之未考。袁、茶陵二本無校語。善引逸是“低”字,五臣亦同,尤延之乃改“邸”耳。

注“舍於方林”:案:“舍”當依楚辭注作“舍”。各本皆誤。

苟余心其端直兮:袁本雲逸無“ 心”字。茶陵本五臣有“心”字。案:楚辭有“心”字。二本所見,蓋傳寫脫。此亦初無而尤脩改添之。

注“自刑體”:案:“體”上當依楚辭添“身”字。各本皆脫。

卜居序曰:卜居者,屈原之所作也。原放棄,乃往太卜之家,卜己居俗,何所宜行。

 屈平

王逸注

屈原既放三年,違去郢都,處山林也。不得復見,道路僻遠,所在深也。竭智盡忠,建造策謀,披胸心也。蔽鄣於讒。遇諂佞也。心煩意亂,意憤悶也。不知所從。迷瞀眩也。乃往見太卜鄭詹尹,稽神明也。鄭詹尹,工師姓名也。曰:“余有所疑,意惑遑也。願因先生決之。”斷吉凶也。 詹尹乃端策拂龜,整儀容也。曰:“君將何以教之?”願聞其要。屈原曰:吐詞情也。“吾寧悃悃款款,志純一也。朴以忠乎?竭誠信也。將送往勞來,追俗人也。斯無窮乎?不困貧也。寧誅鋤草茅,刈蒿菅也。以力耕乎?耕稼穡也。將游大人,事貴戚也。以成名乎?榮譽立也。 寧正言不諱,諫君惡也。以危身乎?被刑戮也。將從俗富貴,食重祿也。以偷生乎?身安樂也。寧超然高舉,讓官爵也。以保真乎?守玄默也。將哫訾栗斯,承顏色也。喔咿嚅唲,強笑噱也。以事婦人乎?詘蜷局也。寧廉潔正直,志如玉也。以自清乎?脩潔白也。將突梯滑稽,轉隨俗也。如脂如韋,柔弱曲也。以潔楹乎?順滑澤也。寧昂昂志行高也。若千里之駒乎?才絕殊也。將汜汜 普愛眾也。若水中之鳧乎?群戲游也。與波上下,隨眾高卑。 偷以全吾軀乎?身無憂患。寧與騏驥抗軛乎?沖天驅也。將隨駑馬之跡乎?安步徐也。寧與黃鵠比翼乎?飛雲隅也。將與雞鶩爭食乎?啄糠糟也。此孰吉孰凶?誰喜憂也。何去何從?安所由也。世溷濁而不清,貨賂行也。蟬翼為重,近讒佞也。千鈞為輕。遠忠良也。黃鐘毀棄, 賢隱藏也。瓦釜雷鳴。愚讙訟也。讒人高張,居朝堂也。 賢士無名。身窮困也。吁嗟嘿嘿兮,世莫論也。誰知吾之廉貞?”不別賢也。詹尹乃釋策而謝,愚不能明。曰:“夫尺有所短,騏驥不驟中庭。寸有所長, 雞鶴知時而鳴。物有所不足,地虧東南角也。智有所不明,孔子厄陳蔡也。數有所不逮,天不可計量也。神有所不通,日不能夜照也。用君之心,所念慮也。行君之意,遂本操也。龜策誠不能知此事。”不能決君之志。

文選考異
以潔楹乎:袁本、茶陵本“潔”作 “潔”,是也。案:單行楚辭正作“潔”。洪興祖本作 “潔”,非。
若水中之鳧乎:何校去“乎”字。案:洪興祖雲一無“乎”字,何據之,是也。各本皆衍。

漁父序曰:漁父者,屈原之所作。漁父避俗,時遇屈原,怪而問之,遂相應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