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選》文選卷第三十四

文選考異
注“過乎泱漭之野”:袁本、茶陵本“漭”作“莽”。案:史記、漢書皆是“莽”字,疑前彼賦及此正文作“漭”者,善為五臣所亂。
注“分三為一”:茶陵本“分” 作“函”,是也。袁本亦作“分”,誤與此同。

注“而酒泛溢”:袁本、茶陵本 “泛”作“沈”,下“泛者沸”同。案:“沈”字是也。今淮南覽冥訓作“湛”,“湛”、“沈”同字。高誘注云“酒湛,清酒也,米物下湛,故曰湛。”不作“泛 ”明甚。

注“季夏之月”:袁本、茶陵本 “季”作“孟”,是也。

注“勾踐乃身被賜夷之甲”:案:“賜”當作“暘”。各本皆誤。吳都賦“暘夷音以良切”,劉淵林注所引正作“暘”。今越絕書作“賜”,與此皆形近之偽也。

注“冕公侯九斿者也”:袁本“ 斿”作“流”。案:“流”字是也。茶陵本作“游”,亦非。

注“擬古詩曰屢見流芳歇”:袁本、茶陵本無此九字。

注“畫招搖星於其上”:陳雲“ 其”,“旗”誤,是也。各本皆偽。案:今本禮記注作 “又畫招搖星於旌旗上”,蓋李節引耳。

注“搢插也”:案:“插”當作 “捷”。宋潭州本儀禮鄉射釋文“捷,初洽反”,又“ 士冠捷柶,初洽反”。本又作“插”,此正文作“捷” ,善所引儀禮注亦作“捷”。不知者誤依今本作“插” 改之,亦如通志堂刻釋文於鄉射改“捷”為“插”也。何校正文“捷”改為“插”,陳亦云“捷”當作“插” ,皆據注之誤字。

下無滿跡:案:“滿”當作“漏 ”。袁本雲善作“滿”。茶陵本雲五臣作“漏”。各本所見皆傳寫偽。七命雲“外無漏跡”,善引此“下無漏跡”為注,於文義本不得作“滿”也。

注“舒疾無力”:案:“力”當作“方”。各本皆偽。

羆獠回邁:案:“羆”當作“罷 ”。袁本雲善作“羆”。茶陵本雲五臣作“罷”。各本所見皆傳寫偽,善亦不得作“羆”。

注“李充高安館銘曰”:陳雲“ 充”當作“尤”。尤字伯仁,見范史文苑傳,是也。各本皆偽。

注“俯音俯”:袁本、茶陵本無此三字。

注“觀者澹予忘歸也”:陳雲“ 予”、“兮”誤,是也。各本皆偽。

注“已而魚大食之”:袁本、茶陵本“魚大”作“大魚”,是也。

宴婉絕兮:陳雲“宴”,“燕” 誤。今案陳據注引毛詩作“燕”也,西征賦“宴喜”注,亦引毛詩作“燕”。或注有刪削未全耳。

注“紉秋蘭為佩”:袁本、茶陵本“為”上有“兮”字。案:“
兮”當作“以”,此尤延之欲校改而誤兩去其字也。

注“鄭人聽之不若延靈以和”:陳雲“鄭”,“鄙”誤。“靈”,“露”誤,是也。各本皆偽。

注“軒殿檻也”又“新語曰高台百仞文軒雕窗也”:陳雲“文軒猶雕軒耳”。“殿檻” 之釋與“新語”一條,皆屬誤贅。今案:此注與中引尸子“文軒”義乖,陳說近之。但各本盡然,未審所誤果當若何也。

注“張衡應問曰”:陳雲“問” ,“閒”誤,是也。各本皆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