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



永安壯王孝基,武德初得王,歷陝州總管、鴻臚卿,以罪奪官。

二年,劉武周寇太原,夏人呂崇茂以縣應賊。詔孝基為行軍總管攻之,工部尚書獨孤懷恩、內史侍郎唐儉、陝州總管於筠隸焉。筠請急攻城,絕外援,且當有變。時懷恩挾異計,紿說孝基曰:"夏城堅,攻之引日,宋金剛在近,內拒外強,一敗塗地。不如頓兵待秦王破賊,則夏自孤,此謂不戰而屈人也。"孝基謂然。會尉遲敬德至,與崇茂夾〈廣多〉官師,遂大敗。孝基及筠等皆執於賊,謀亡歸,為賊所害。高祖為發哀,優賜其家。晉陽平,購屍不獲,招魂以葬,贈左衛大將軍及謚。

無子,以兄子道立嗣,封高平王,後降封縣公,終陳州刺史。曾孫涵。

涵,簡素忠謹,為宗室俊。累授贊善大夫。郭子儀表為關內鹽池判官。肅宗至平涼,未知所從。朔方留後杜鴻漸等條士馬倉廥,使涵奉箋馳謁肅宗。涵既見,敷奏明辯,肅宗悅,除左司員外郎,再遷宗正少卿。

寶應初,河朔平,涵方母喪,奪哀持節宣慰,所至州縣,非公事未嘗言,蔬飯水飲,席地以瞑。使還,固請終制,代宗見其癯毀,許之。服除,擢給事中,遷兵部侍郎。

朱希彩殺李懷仙,復宣慰河北,還為浙西觀察使。居五歲,入朝,拜御史大夫、京畿觀察使。德宗嗣位,以涵和易無所繩舉,除太子少傅、山陵副使。以父諱徙光祿卿。未幾,遷左散騎常侍,以尚書右僕射致仕,累封襄武縣公,卒,贈太子太保。

子鰅,貞元初為饒州別駕。妾高以善歌入宮,鰅因御醫許泳通書,坐誅。

雍王繪為隋夏州總管。子贄,追爵河南王,生道玄。

淮陽壯王道玄,性謹厚,習技擊,然進止都雅。武德初,例王。年十五,從秦王擊宋金剛於介州,先登,王壯之,賞予良厚。討王世充,戰多。竇建德屯虎牢,王輕騎致賊,遣道玄伏以待,賊至,走之。戰范汜水,登南坡,貫賊陣出其背,復引還,賊皆靡,所發命中。王喜,以副騎給之。每赴敵,飛矢著身如猖,氣益厲。東都平,為洛州總管。府廢,更授刺史。俄為山東道行軍總管討劉黑闥,以多見褒。

黑闥再亂,道玄率史萬寶戰下博,越濘馳,約萬寶繼進,萬寶素少之,不肯前,曰:"吾被詔,以王兒子名大將,而軍進退實在我。今其輕斗,若大軍竭馳,必陷濘,莫如以王啖賊,我結陣待之,雖不利王,而利國也。"道玄遂戰歿,年十九。萬寶為賊所乘,舉軍潰,身獨免。太宗追悼曰:"自兵興,兒常從我,每見我深入輒克,故慕之。惜其少,遠圖不究,哀哉!"因流涕。贈左驍衛大將軍及謚。

無子,以弟道明嗣王,遷左驍衛大將軍。貞觀十四年,與武衛將軍慕容寶節送弘化公主於吐谷渾,坐漏言主非帝女,奪王,終鄆州刺史。六世孫漢。

漢字南紀,少事韓愈,通古學,屬辭雄蔚,為人剛,略類愈。愈愛重,以子妻之。擢進士第,遷累左拾遺。

敬宗侈宮室,舶買獻沈香亭材,帝受之,漢諫曰:"以沈香為亭,何異瑤台瓊室乎?"是時,王政謬僻,漢言切,多所救補。坐婞訐出佐興元幕府。

文宗立,召為屯田員外郎、史館修撰。論次《憲宗實錄》,書宰相李吉甫事不假借,子德裕惡之。會李宗閔當國,擢知制誥,稍進御史中丞,吏部侍郎。初,德裕貶袁州,漢助為排擠,後德裕復輔政,漢坐宗閔黨出為汾州刺史,宗閔再逐,改州司馬。詔有司不二十年不得用。然不數歲,徙絳州長史,遂不復振。大中時,召拜宗正少卿,卒。

始,漢為中丞,表孔溫業為御史,及漢晚見召,溫業已為中丞,每燕集,人以為榮。

郇王禕,為隋上儀同三司。生子叔良、德良、幼良。

長平肅王叔良,武德初,例王,鎮涇州,捍薛仁杲。仁杲內史令翟長孫以眾降。於是大飢,米斗千錢,叔良不恤士,損糧以漁利,下皆怨。仁杲知之,陽言食盡,去,遣高墌人詭降。叔良遣驃騎劉感受之,未至城,三烽發,仁杲兵自南原噪而還,大戰百里細川,感為賊執。叔良懼,悉出金勞軍,委事於長孫,乃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