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



有詔以郭子儀代之。國貞清白善用法,世稱辦吏,然峻於操下,故其眾思得子儀,而振因肆其惡。及子儀至,振自謂且見德,子儀怒曰:"汝臨賊境而害主將,賊若乘虛,是無絳矣,又欲為功乎?"即斬以徇。詔贈國貞揚州大都督。

子錡,自有傳。

孝節曾孫暠,少孤,事母孝。始為枝江丞,荊州長史張柬之曰:"帝宗千里駒,吾得其人!"累擢衛尉少卿。居母喪,柴瘠,訖除,家人未嘗見言笑。與兄昇、弟暈相友。

開元初,為汝州刺史,政嚴簡,有治稱。昆弟繇東都候之,輒羸服往,州人無知者,其清慎舉如此。四遷至黃門侍郎,檢校太原以北諸軍節度使。太原俗為浮屠法者,死不葬,以屍棄郊飼鳥獸,號其地曰"黃坑"。有狗數百頭,習食胔,頗為人患,吏不敢禁。暠至,遣捕群狗殺之,申厲禁條,約不再犯,遂革其風。二十一年,以工部尚書持節使吐蕃,既還,金城公主請明疆場,表石赤嶺上,盟遂堅定。還,以奉使有指,再遷吏部。

暠,美風儀,以莊重稱,當時有宰相望。累為太子少傅、武都縣伯。卒,贈益州大都督。

暈至太僕少卿。暈子進亦知名,好從當世賢士游,賙人之急,累擢給事中。至德初,從廣平王東征,以工部侍郎署雍王元帥府行軍司馬,為回紇鞭之幾死。遷兵部。卒,贈禮部尚書。

孝節四世孫說,字岩甫。父遇及,天寶時為御史中丞、東畿採訪使。說以蔭補率府兵曹參軍。馬燧節度太原,辟署少尹,遷汾州刺史。李自良代燧,復奏為少尹。大將張瑤得士心,嘗請告未許,而自良卒,說與監軍王定遠秘其喪,前給瑤告,以毛朝陽代之,然後告喪。詔以通王為節度大使,授說行軍司馬、節度留後。

定遠自以有勞於說,頗橫恣,請別賜印,監軍有印自定遠始。於是擅補吏,易置諸將。彭令茵者,以久勞不服,定遠怒,殺之,埋馬矢中,其家請屍,不許,舉軍怨。說上其事,德宗以奉天扈從功,恕死免官。詔未至,定遠謀刺說,說走而免。定遠召諸將,出笥中詔書紿曰:"詔以李景略知留後,召說還。公等皆有除。"諸將欲拜,大將馬良輔呼曰:"妄言也,不可受!"定遠懼,走乾陽樓,召麾下皆不至,自投下死。說盡斬同謀者,乃安。擢說檢校禮部尚書、節度使。累封隴西縣男。

說精於職,築天成軍,邊備積完。晚被疾,不能事,軍幾亂。卒,贈尚書右僕射。

齊物字道用。天寶初,擢累陝州刺史。開砥柱,通漕路,發重石,下得古鐵戟若鏵然,銘曰"平陸"。上之,詔因以名縣。遷河南尹,坐與李适之善,貶竟陵太守,還,還京兆尹,太子太傅,兼宗正卿。卒,贈太子太師。性苛察少恩,喜發人私,然潔廉自喜,吏無敢欺者。忿陝尉裴冕,械而折愧之,及冕當國,除齊物太子賓客,世善冕能損怨雲。

子復。

復字初陽,以蔭仕,累為江陵司錄參軍。衛伯玉才之,表江陵令。遷少尹,厲饒、蘇二州刺史。李希烈叛,荊南節度使張伯儀數為賊窘,朝廷以復在江陵得士心,即母喪奪為少尹,充行軍司馬,佐伯儀。會伯儀罷,改容州刺史,兼本管招討使。先是,西原亂,吏獲反者沒為奴婢,長役之。復至,使訪親戚,一皆原縱。在容三年,人以賴安。轉嶺南節度使,時安南經略使高正平、張應繼卒,其佐李元度、胡懷義等因阻兵脅州縣,肆為奸贓。復至,誘懷義杖死,流元度,南裔肅然。教民作陶瓦,鐫諭蠻獠,收瓊州,置都督府,以綏定其人。召拜宗正卿。歷華州刺史。貞元十年鄭滑節度使李融卒,軍亂,以復檢校兵部尚書代融節度。復下令墾營田以稟其軍,而賦不及民,眾悅。加檢校尚書右僕射。卒,年五十九,贈司空,謚曰昭。復更方鎮,所在稱治,然頗嗜財,為世所譏。

從父若水,為左金吾大將軍,兼通事舍人,容貌瑰偉,在朝三十年,多識舊儀,每宣勞揖贊,進止閒華,有可觀者。

襄邑恭王神符字神符,少孤,事兄謹。高祖兵興,神符留長安,為衛文昇所囚。京師平,封安吉郡公。帝受禪,例王。遷并州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