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卷五十八 志第四十八



《續妒記》五卷

尚宮宋氏《女論語》十篇

薛蒙妻韋氏《續曹大家女訓》十二章(韋溫女。蒙,字中明,開成中進士第。)

王摶妻楊氏《女誡》一卷

右雜傳記類一百二十五家,一百四十六部,一千六百五十六卷。(失姓名十四家,崔玄〈目韋〉以下不著錄五十一家,二千五百七十四卷。)總一百四十七家,一百五十一部。

衛宏《漢舊儀》四卷

董巴《大漢輿服志》一卷

徐廣《車服雜注》一卷

又《晉尚書儀曹新定儀注》四十一卷

《晉儀注》三十九卷

傅瑗《晉新定儀注》四十卷

《晉尚書儀曹吉禮儀注》三卷

《晉尚書儀曹事》九卷

《晉雜儀注》二十一卷

《宋尚書儀注》三十六卷

《宋儀注》二卷

張鏡《宋東宮儀記》二十三卷

嚴植之《南齊儀注》二十八卷

又《梁皇帝崩凶儀》十一卷

《梁皇太子喪禮》五卷

《梁王侯以下凶禮》九卷

《士喪禮儀注》十四卷

沈約《梁儀注》十卷

又《梁祭地祗陰陽儀注》二卷

鮑泉《新儀》三十卷

明山賓等《梁吉禮》十八卷

《梁吉禮儀注》四卷

又十卷

《梁尚書儀曹儀注》十八卷

又二十卷

《梁天子喪禮》七卷

又五卷

《梁大行皇帝皇后崩儀注》一卷

《梁太子妃薨凶儀注》九卷

《梁諸侯世子卒凶儀注》九卷

《梁陳大行皇帝崩儀注》八卷

賀瑒等《梁賓禮》一卷

《梁賓禮儀注》十三卷

陸璉《梁軍禮》四卷

司馬褧《梁嘉禮》三十五卷

又《嘉禮儀注》四十五卷

《陳吉禮儀注》五十卷

《陳雜吉儀注》三十卷

《陳雜儀注》六卷

《陳諸帝後崩儀注》五卷

《陳雜儀注凶儀》十三卷

《陳皇太后崩儀注》四卷(儀曹撰。)

《陳皇太子妃薨儀注》五卷(儀曹撰。)

張彥《陳賓禮儀注》六卷

常景《後魏儀注》五十卷

趙彥深《北齊吉禮》七十二卷

《北齊皇太后喪禮》十卷

高潁《隋吉禮》五十四卷

牛弘、潘徽《隋江都集禮》一百二十卷

《大賀鹵簿》一卷

周遷《古今輿服雜事》十卷

蕭子云《古今輿服雜事》二十卷

《甲辰儀注》五卷

摯虞《決疑要注》一卷

崔豹《古今注》一卷

《諸王國雜儀注》十卷

《雜儀注》一百卷

范汪《雜府州郡儀》十卷

又《祭典》三卷

何胤《喪服治禮儀注》九卷

何點《理禮儀注》九卷

《冠婚儀》四卷

崔皓《婚儀祭儀》二卷

何晏《魏明帝謚議》二卷

《魏氏郊丘》三卷

高堂隆《魏台雜訪議》三卷

《晉謚議》八卷

《晉簡文謚議》四卷

孔晁等《晉明堂郊社議》三卷

蔡謨《晉七廟議》三卷

乾寶《雜議》五卷

荀顗等《晉雜議》十卷

王景之《要典》三十九卷

王逸《齊典》四卷

丘仲孚《皇典》五卷

盧諶《雜祭注》六卷

盧辨《祀典》五卷

徐爰《家儀》一卷

王儉《吉儀》二卷

又《吊答書儀》十卷

《皇室書儀》七卷

鮑衡卿《皇室書儀》十三卷

謝朏《書筆儀》二十卷

謝允《書儀》二卷

唐瑾《婦人書儀》八卷

《童悟》十三卷

紀僧真《玉璽譜》一卷

姚察《傳國璽》十卷

徐令言《玉璽正錄》一卷

張大頤《明堂儀》一卷

姚璠等《明堂儀注》三卷

《皇太子方岳亞獻儀》二卷

蕭子云《東宮雜事》二十卷

陸開明、宇文愷《東宮典記》七十卷

令狐德棻《皇帝封禪儀》六卷

孟利貞《封禪錄》十卷

裴守真《神岳封禪儀注》十卷

郭山惲《大享明堂儀注》二卷

《親享太廟儀注》三卷

裴矩、虞世南《大唐書儀》十卷

竇維鍌《吉凶禮要》二十卷

韋叔夏《五禮要記》三十卷

王愨中《禮儀注》八卷

楊炯《家禮》十卷

《大唐儀禮》一百卷(長孫無忌、房玄齡、魏徵、李百藥、顏師古、令狐德棻、孔穎達、于志寧等撰。《吉禮》六十篇,《賓禮》四篇,《軍禮》二十篇,《嘉禮》四十二篇,《凶禮》六篇,《國恤》五篇,總一百三十篇。貞觀十一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