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卷三十三 志第二十三



天祐元年二月辛卯,太白夕見昴西,色赤,炎焰如火;壬辰,有三角如花而動搖。占曰:"有反,城有火災,胡兵起。"六月甲午,太白在張,芒角甚大;癸丑,句巳,犯水位。自夏及秋,大角五色散搖,煌煌然。占同天復初。三年八月丙午,歲星在哭星上,生黃白氣如孛狀。

○五星聚合

武德元年七月丙午,鎮星、太白、辰星聚於東井。關中分也。二年三月丙申,鎮星、太白、辰星復聚於東井。九年六月己卯,歲星、辰星合於東井。占曰:"為變謀。"

貞觀十八年五月,太白、辰星合於東井。占曰:"為兵謀。"十九年六月丙辰,太宗征高麗,次安市城,太白、辰星合於東井。《史記》曰:太白為主,辰星為客,為蠻夷,出相從而兵在野為戰。

永徽元年七月辛酉,歲星、太白合於柳。在秦分。占曰:"兵起。"

景龍元年十月丙寅,太白、熒惑合於虛、危。占曰;"有喪。

景雲二年七月,鎮星、太白合於張。占曰;"內兵。"

太極元年四月,熒惑、太白合於東井。

天寶九載八月,五星聚於尾、箕,熒惑先至而又先去。尾、箕,燕分也。占曰:"有德則慶,無德則殃。"十四載二月,熒惑、太白斗於畢、昴、井、鬼間,至四月乃伏。十五載五月,熒惑、鎮星同在虛、危,中天芒角大動搖。占者以為北方之宿,子午相衝,災在南方。

至德二載四月壬寅,歲星、熒惑、太白、辰星聚於鶉首,從歲星也。罰星先去,而歲星留。占曰;"歲星、熒惑為陽,太白、辰星為陰。陰主外邦,陽主中邦,陽與陰合,中外相連以兵。"八月,太白芒怒,掩歲星於鶉火,又晝見經天。鶉火,周分也。

乾元元年四月,熒惑、鎮星、太白聚於營室。太史南宮沛奏;"其地戰不勝。"衛分也。

大曆三年七月壬申,五星並出東方。占曰;"中國利。"八年閏十一月壬寅,太白、辰星合於危。齊分也。十年正月甲寅,歲星、熒惑合於南斗。占曰:"飢、旱。"吳、越分也。一曰:"不可用兵。"七月庚辰,太白、辰星合於柳。京師分也。

建中二年六月,熒惑、太白斗於東井。四年六月,熒惑、太白復斗於東井。京師分也。金、火、罰星斗者,戰象也。

興元元年春,熒惑守歲星在角、亢。占曰;"有反臣。"角、亢,鄭也。

貞元四年五月乙亥,歲星、熒惑、鎮星聚於營室。占曰:"其國亡。"地在衛分。六年閏三月庚申,太白、辰星合於東井。占為兵憂。戊寅,熒惑犯鎮星在奎。魯分也。

元和九年十月辛未,熒惑犯鎮星,又與太白合於女。在齊分。十年六月辛未,歲星、熒惑、太白、辰星合於東井。占曰:"中外相連以兵。"十一年五月丁卯,歲星、辰星合於東井"六月己未,複合於東井。占曰;"為變謀而更事。"十一月戊子,鎮星、熒惑合於虛、危。十二月,鎮星、太白、辰星聚於危。皆齊分也。十四年八月丁丑,歲星、太白、辰星聚於軫。占曰:"兵喪。"在楚分與南方夷貊之國。十五年三月,鎮星、太白合於奎。占曰:"內兵。"徐州分也。十二月,熒惑、鎮星合於奎。占曰:"主憂。"

長慶二年二月甲戌,歲星、熒惑合於南斗。占曰:"飢、旱。"八月丙寅,熒惑犯鎮星在昴、畢,因留相守。占曰;"主憂。"四年八月庚辰,熒惑犯鎮星於東井,鎮星即失行犯鉞。而熒惑復往犯之。占曰:"內亂。"

寶曆二年八月丁未,熒惑、鎮星複合於東井、輿鬼間。

大和二年九月,歲星、熒惑、鎮星聚於七星。三年四月壬申,歲星犯鎮星。占曰:"飢。"四年五月丙午,歲星、太白合於東井。六年正月,太白、熒惑合於羽林。十月,太白、熒惑、鎮星聚於軫。八年七月庚寅,太白、熒惑合相犯,推歷度在翼,近太微。占曰:"兵起。"

開成三年六月丁亥,太白犯熒惑於張。占曰:"有喪。"四年正月丁巳,熒惑、太白、辰星聚於南斗,推歷度在燕分。占曰;"內外兵喪,改立王公。"冬,歲星、熒惑俱逆行失色,合於東井。京師分也。

會昌二年六月乙丑,熒惑犯歲星於翼。占曰;"旱。"四年十月癸未,太白、熒惑合於南斗。

鹹通中,熒惑、鎮星、太白、辰星聚於畢、昴,在趙,魏之分。詔鎮州王景崇被袞冕,軍府稱臣以厭之。

文德元年八月,歲星、鎮星、太白聚於張,周分也。占曰:"內外有兵。"為河內、河東地。

光化三年十月,太白、鎮星合於南斗。占曰:"吳、越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