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五代史》卷五十一 雜傳第三十九



是時,出帝與耶律德光相距澶、魏之間,鄆州觀察判官竇儀計事軍中,謀曰:“今不以重兵大將守博州渡,使儒得引契丹東過河與光遠合,則河南危矣!”出帝乃遣李守貞、皇甫遇以兵萬人沿河而下。儒果引契丹自馬家渡濟河,方築壘,守貞等急擊之,契丹大敗,遂與光遠隔絕。德光聞河上兵大敗,與晉決戰戚城,亦敗。

契丹已北,出帝復遣守貞、符彥卿東討,光遠嬰城固守,自夏至冬,城中人相食幾盡。光遠北望契丹,稽首以呼德光曰:“皇帝誤光遠耶!”其子承勛等勸光遠出降,光遠曰:“我在代北時,嘗以紙錢祭天池,投之輒沒,人言我當作天子,宜且待時,毋輕議也。”承勛知不可,乃殺節度判官丘濤、親將杜延壽、楊瞻、白延祚等,劫光遠幽之,遣人奉表待罪。承信、承祚皆詣闕自歸,而光遠亦上章請死。出帝以其二子為侍衛將軍,賜光遠昭書,許以不死,群臣皆以為不可,乃敕李守貞便宜處置。守貞遣客省副使何延祚殺之於其家。延祚至其第,光遠方閱馬於廄,延祚使一都將入謂之曰:“天使在門,欲歸報天子,未有以藉手。”光遠曰:“何謂也?”曰:“願得大王頭爾!”光遠罵曰:“我有何罪?昔我以晉安寨降契丹,使爾家世世為天子,我亦望以富貴終身,而反負心若此!”遂見殺,以病卒聞。

承勛事晉為鄭州防禦使,德光滅晉,使人召承勛至京師,責其劫父,臠而食之,乃以承信為平盧節度使。漢高祖贈光遠尚書令,封齊王,命中書舍人張正撰光遠碑銘文賜承信,使刻石於青州。碑石既立,天大雷電,擊折之。

阿噔啜初非姓氏,其後改名瑊而姓楊氏。光遠初名檀,清泰二年,有司言明宗廟諱犯偏傍者皆易之,乃賜名光遠雲。光遠既病禿,而妻又跛其足也,人為之語曰:“自古豈有禿瘡天子、跛腳皇后邪?”相傳以為笑。然而召夷狄為天下首禍,卒滅晉氏,瘡痍中國者三十餘年,皆光遠為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