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史》卷六十四·志第三十一



一,鄉會等試,許將《禮部韻略》外,余並不許懷挾文字。差搜檢懷挾官一員,每舉人一名差軍一名看守,無軍人處差巡軍。

一,提點試院廉乾官一員,度地安置席舍,務令隔遠,仍自試官入院後,常川供職,監把外門。

一,鄉、會試、彌封、謄錄、對讀下吏人,於各衙門從便差遣。

一,試卷不合格:犯御名廟諱偏犯者及文理紕繆、塗注五十字以上。

一,謄錄所承受試卷,並用朱書謄錄正文,實計塗注各字數,標寫對讀無差,將朱卷送考試所。如朱卷有塗注字,亦皆標寫字數。謄錄官書押。俟考校合格,中選人數已定,鈔錄字號,寫上元卷,請監試官、知貢舉官、同試官,對讀開折。

一,舉人試卷,各人自備三場文卷並草卷,各十二幅,於卷首書三代、籍貫、年甲,前期半月於印卷所投納。用印鈐縫訖,各還舉人。

一,就試之日,日未出入場,黃昏納。受卷官送彌縫官,將字號彌縫訖。送謄錄所。

一,若有各路歲貢及保舉儒人等文字到部,並令還付本鄉應試。

一,娼優及患廢疾、若犯十惡為盜之人。不許應試。

一,舉人於試場內,毋得喧譁,違者治罪,仍殿二舉。

一,舉人與考試官有五服內親者,自須迴避,仍令同試官考試。若應避而不自陳者,殿一舉。

一,鄉、會試,若有懷挾及令人代作及代之者,漢人、南人居父母喪應舉者,並殿二舉。

一,國子監學歲貢生員及伴讀出身,並依舊制,願試者聽。中選者於監學合得資而上從優選授。

一,別路附籍蒙古、色目、漢人,大都、上都有恆產、住經年深者,從兩都官司,依上例推舉就試。其餘去處冒貫者治罪。

其中選學人,三月初四日中書省臣奏準,以初七日御試於翰林國史院,定委監試官及諸執事。初五日。入院。初六口,撰策問進呈。初七日,執事者望闕設案於堂前,置策題於上。舉人入院,搜檢訖,蒙古人作一甲,序立,禮生導引,望闕兩拜,賜策題,又兩拜,各就次。色目人、漢人亦如之。日午,賜膳。進士納卷畢,出院。監試官同讀卷官,以所對策第其高下,分為三甲進奏。賜進士及第,出身各有差。

有元科目取士之制,大略如此。蓋創於太宗,定於至元,議於大德,而後成於延祐。是時平章政事李孟雅為仁宗所委任,力言非科目不足以得士,故朝廷決意舉行焉。

是年,丞相貼木迭兒等奏:“下第舉人年七十以上者,與從七品流官致仕;六十以上者,與教授;元有出身者於應得資品上優加之;無出身著,與山長、學正。嗣後概不為例。有來遲不及應試者,未曾區用。取旨。”帝曰:“依下第例思之,勿著為格。”

泰定元年三月,中書省臣奏:“下第舉人,延祐中命中書省各授教官之職,以慰其歸。今改元之初,澤思宜溥。蒙古、色目人年三十以上並兩舉不第者,與教授:以下,與學正、山長。漢人、南人,年五十以上並兩舉不第者,與教授;以下,與學正、山長。不願仕者,令備國子員。後不為例。”從之。

元統二年三月,詔科舉取士,國子監積分。儒人免役,悉依累朝舊制。是年,增進士名額至百人,左右榜各三人,皆賜進士及第。元之取士,莫盛於此。

迨至元元年,徹里帖木兒為中書平章政事,首議停科舉。參知政事許有壬爭之,不從。初,徹里帖木兒為河南行省平章政事,會驛請考官,供張甚盛,心滋不悅。故入中書省。以罷科舉為第一要政雲。二年,禮部侍郎忽里台請復科舉取士之法,不聽。

六年,脫脫為右丞相當國。十二月,詔復行科舉及國子監積分法。生員三年一次,依科舉例會試,中者取十八名。至正三年,監察御史成遵言,請以終場下第舉人充學正、山長,國學生會試黜罷者與終場舉人同。從之。是年,又增鄉試備榜,授以學錄、教諭等官。十九年,詔定科舉流寓人名額,蒙古、色目、南人各十五名,漢人二十名。五月,察罕貼木兒言:“今歲八月鄉試,河南舉人及各路進兵者,訂不拘籍貫,依河南省元定額數,就陝西置貢院考試。”從之。

二十年,會試舉人。知貢舉平章政事八都麻失里,同知貢舉翰林學士承旨李好文、禮部尚書許從宗,考試官國子祭酒張翥、同考官太常博士傅亨等言:“舊例各處舉人三年一次,取三百人,會試取一百人。今歲鄉試所取比前數少,止有八十名,會試三分內取一分,合取三十名。如於三十名外,添取五名為宜。從之。”

二十六年,命燕南、河南、山東、陝西、河東等處舉人會試者,增其額數,進士及第以下遞升一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