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史》卷四十八·志第十五



普安,下。梓潼。下。

龍州。下。宋為政州,又改龍州,屬利州路。憲宗八年,宋守將王知府以城降。至元二十二年,省所屬江油縣入本州。

巴州。下。宋故州,屬利州路。舊領化城、恩陽、曾口、難江、通江五縣。至元二十年,省難江、恩陽二縣入化城。領縣三:

化城。下。曾口,下。通江。至元二十年,省通江入曾口縣。二十九年,廢新得州,又置通江縣。

沔州。下。宋故州,屬利州路。至元十四年,隸廣元路。舊領略陽、長舉二縣。至元二十年,廢褒州,置鐸水縣,遷州治於鐸水,又降大安州為縣來屬,省所屬長舉縣及興元府之西鄉縣入略陽。領縣三:

鐸水,下。倚郭。本西縣舊鎮,世祖始以其地升為褒州,改鎮為縣。大安,下。略陽。下。沔州舊治略陽,元移治鐸水縣。

順慶路。下。宋為順慶府。屬潼川府路。以兵亂,徙治青居山。憲宗八年,宋裨將劉淵以城降。中統元年。置征南都元帥府。至元四年,置東川路統軍司。後改東川府。十五年,復改順慶府。十六年,置四川東道宣慰司。十九省所屬流溪縣入西充。戶二千八百二十一,口九萬五千一百五十六。至元二十七年數。領司一:錄事司。

縣二:

南充,下。至元二十年,併合州之漢初縣入之。西充。下。

府一:

廣安府。宋為廣安軍,又改寧西軍,屬潼川府路,後城大良平為治所。憲宗八年,宋守將蒲元圭以城降。至元十五年,廢寧西軍。二十年,置廣安府。舊領和溪、新明、渠江、岳池四具。至元二十年,省和溪、新明二縣入岳池。領縣二:

渠江。下。倚郭。岳池。下。

州二:

蓬州。下。宋故州,屬利州路。元初,置宣撫司都元帥府,後罷。至元二十年,又置蓬州路總管府。後復為蓬州。舊領蓬池、良山、儀隴、伏虞、營山、相如六縣。至元二十年,省良山縣入營山,並蓬池、伏虞二縣入儀隴。領縣三:

相如,下。倚郭。省金城寨入之。宋州治蓬池,至元二十年,蓬池省並,移治相如。儀隴,下。營山。下。

渠州。下。宋故州,屬潼川府路,中統三年,置渠州路軍民總帥府。至元十三年,置安撫司。二十年,罷安撫司為渠州來屬。舊領流江、鄱水、鄱山、大竹四縣。至元二十年,並鄱水、鄱山二縣入大竹。領縣二。

流江,下。至元二十六年,省入本州。後復置。大竹。下。

潼川府。宋故府,屬潼川府路。兵後地荒。中統元年,置潼川都元帥府。至元十五年,置宣慰司。後仍為散府。舊領郪、中江、涪城、射洪、通泉、鹽亭、銅山、飛鳥、東關、永泰十縣。元初,增置安岳縣。至元二十年,省涪城縣入郪縣,通泉縣入射洪,銅山、飛鳥二縣入中江,東關、永泰二縣入鹽亭。領縣五:

郪縣,下。倚郭。中江,下。射洪,下。宋末,縣省。元初,復置。鹽亭,下。安岳。下。宋普州,領安岳、樂至、安居三縣,後州縣俱廢。元初,復置安岳縣,並安居、樂至二縣地入之。

州二:

遂寧州。下。宋為遂寧府,屬潼川府路。兵亂,權治蓬溪。元初,改為州,舊領小溪、長江、蓬溪、青石、遂寧五縣。至元十九年,並遂寧、青石二縣入小溪,長江縣入蓬溪。領縣二:

小溪,下。蓬溪。下。宋末縣省,元復置。

綿州。下。宋故州,屬成都府路。至元二十年,改隸潼川府。舊領巴西、彰明、魏城、羅江、鹽泉五縣。鹽泉久廢。至元二十年,省巴西、魏城二縣入本州。領縣二:

彰明,下。羅江。下。

永寧路。下。宋為瀘州江安、合江二縣之境。元初置西南番總管府。至元二十五年,改為永寧路。領縣一:

定川。下。

州一:

筠連州。下。宋羈縻州筠州、連州。元初,合為一。州領縣一:

騰川。下。

九姓羅氏黨蠻夷長官千戶所。元初立夷民羅氏黨九人為總把。至元中,改為長官千戶。

四川南道宣慰司。至元十六年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