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史》卷七十一·志第三十八



至正二年,河間運司申:“木司歲辦額余鹽共三十八萬引,計課鈔一百一十四萬錠。以供國用,不為不重。近年以來,各處私鹽及犯界鹽販賣者眾,蓋因軍民官失于禁治,以致侵礙官課,鹽法澀滯,實由於此。乞降旨宣諭所司,欽依規辦。”中書省奏聞,剌戒飭之。

三年,河間運司申:“生財節用,固治國之常經;薄賦輕搖,實理民之大本。本司歲額鹽三十五萬引,近年又添除鹽三萬引。元簽灶戶五千七百七十四戶,除逃亡外,止存四千三百有一戶。每年額鹽,勒令現在疲乏之戶勉強包煎。今歲若依舊煎辦,人力不足。又兼行鹽地方旱蝗相仍,百姓無買鹽之資。如蒙矜憫,自至正二年為始,權免余鹽三萬引,俟豐稔之歲,煎辦如舊。”戶部以錢糧支用不敷,權擬住煎一萬引,中書省如部擬行之。

既而運司又言:“至元三十一年,本司辦鹽額二十五萬引,自後累增至三十有五萬。元統元年,又增余鹽三萬引。已經奏準住煎一萬引,外有二萬引,若依前勒令見戶包煎,實為難堪。如並將余鹽二萬引住煎,誠為便益。”中書省議:權擬余鹽二萬引住煎一年,至正四年煎辦如故。

山東鹽場:太宗二年置,灶戶二千一百七十,銀一兩得鹽四十斤。中統元年,歲辦銀二千五百錠。四年,令民戶月買鹽三斤。灶戶逃者,以民戶補之。是歲,辦銀三千三百錠。至元二年。辦課銀四千六百錠一十九兩。是年,戶部造山東鹽引。六年,增引為七萬一千九百九十八。自是,每歲增之。至十二年,為引十四萬七千四百八十七。十八年增灶戶七百,增引為十六萬五千四百八十七,工本增為中統鈔三貫。二十三年,增引二十七萬一千七百四十二。二十六年,減為二十二萬。大德十年,又增至二十五萬。至大元年以後,歲辦正余鹽為三十一一萬引。

元統二年,戶部呈:“據濟南路副達魯花赤完者、同知闍里帖木兒言,比大都、河間運司,歲,改設巡鹽官一十二員,專一巡禁本部。詳山東運司,歲辦鈔七十五萬餘錠,行鹽之地,周圍三萬餘里,止是運判一員,豈能遍歷,恐私鹽來往。侵礙國課。”本部議:“河間運司定設奏差十二名,巡鹽官十六名,山東運司設奏差二十四名,今比例添設巡鹽官外,據元設奏差內減去十二名。”中書省如所擬行之。

三年,山東運司據臨朐、沂水等縣申:“本縣十山九,水,居民稀少,元系食鹽地方,後因改為行鹽。民間遂食貴鹽,公私不便。如蒙仍改食鹽,令居民驗戶口多寡,以輸課稅,則官民俱便,抑且可革私鹽之弊。”本司移分司,及益都路並下滕、嶧等州,皆以食鹽為便。戶部議:“山東運司所言,於滕、蜂等處增置十有一局,如登、萊三十五局之例,於錢穀官內通行銓注局官,散賣食鹽,官民俱便。既經有司講究,宜從所議。“中書省如所擬行之。

河東鹽場:太宗二年置,銀一兩得鹽四十斤。五年,撥新降戶一千為鹽戶,命鹽使姚行簡等修鹽池損壞處。憲宗七年,增撥一千八十五戶,歲撈鹽一萬五千引,辦課銀三千錠。中統三年,以民戶煎小鹽,歲辦課銀二百五十錠。五年,又辦小鹽課銀為二百五十錠。至元三年,諭陝西四川。以所辦鹽課輸納於行制國用使司。十年,命撈鹽戶九百八十餘,丁撈鹽一石,給工價鈔五錢。歲辦鹽六萬四千引,計中統鈔一萬一千五百二十錠。二十九年,減大都鹽一萬引,入京兆鹽司。大德十一年,增為八萬二千引。至大元年,又增煎余鹽為二萬引,通為十萬二千引。延祐三年,以池為雨壞,減課鈔為八萬二千餘錠。於是晉寧、陝西改食常仁紅鹽,杯孟、河南改食滄鹽,仍輸課於陝西。鏇以民不堪命,免其課。六年,增余鹽五百引。是年,實撈鹽十八萬四千五百引。天曆二年,辦課鈔三十九萬五千三百九十五錠。

四川鹽場:初撥灶戶五千九百餘。至元二年。命修理鹽井,禁解鹽不許過界,以鹽井壞廢,川民多食解鹽故也。二十二年,歲煎鹽一萬四百五十一引。二十六年,增至一萬七千一百五十二引。皇慶元年,減煎余鹽五千引。天曆二年,增引為二萬八千九百一十,鈔八萬六千七百三十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