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英烈傳》第七回 葛誠還燕復王命 齊黃共謀削諸藩

葛誠回到燕國復命,燕王問道:’‘曾召見否?”葛誠道:“臣到之日,即蒙 召見。臣將邊情叵測,並殿下防禦之功,細細陳說。皇上大喜,甚稱殿下勞苦功高。” 燕王又問道:“曾問寡人有異志否?”葛誠道:“竟不問及。”燕王又問:“你訪 得前日張囗、謝貴,是誰之意遣來?”葛誠道:“是兵部尚書齊泰,大常寺黃子澄 二人之意。”燕王又問:“前日有人奏北平兵起者是誰?”葛誠道:“是教諭程濟。 皇上不聽其言,今已監禁獄中,只待過期斬首。”燕王又問:“有人議論欲加兵於 寡人否?”葛誠道。“時時有人,皇上都不深信,決不允行。”燕王道:“據你說 來,他竟相忘於寡人矣。”葛誠道:“縱不相忘,亦實無苛求之意。殿下不必疑之。” 燕王道:“既如此,寡人可無憂矣。”遂命出。因召道衍商量道:“吾觀葛誠言語 支離,似懷二心,以後有謀,不可使知。”道衍道:“葛誠腐儒,但知小忠,而不 知開國承家之大計,宜有如殿下所慮者。但未可說破,留彼訛以傳訛可也。”燕王 點頭稱是,按下不題。

卻說建文帝自聞葛誠之言,方信燕王陰謀不軌是實,日夜憂心。到了元年四月, 忽有人告周王囗與燕、湘、代、岷四府通謀,建文帝因召齊泰、黃子澄商議道: “二卿前言削周使燕知警,朕非不即舉行,因念無實跡可據,而輒加廢削,非親親 之道。今既有人告周王與四國通謀,則廢之削之,不為無辭矣。朕意欲降詔,削周 王爵為庶人,遷之他方,使他彼此不相顧,庶可無憂。”齊泰道:“陛下念及此, 社稷之福也。若明明降詔削爵,則周王必不奉詔,即連合四國,而兵起矣。莫若密 遣一武臣,提兵暗至其地,執之到京,然後削之遷之,方無他變。”黃子澄讚賞道: “齊泰之言甚善。”建文帝道:“二卿如此盡心謀國,何憂天下不治。但此舉誰人 可遣?”黃子澄道:“曹國公李景隆,實有文武全才,陛下遣之,當不辱命。”建 文帝依奏,即傳旨,令李景隆暗領兵馬,擒捉周工並家屬到京回話。 李景隆領了密旨,悄悄帶了一千甲土,潛至河南,將周王府圍住,一一捉出周 王並世子闔宅眷屬,不曾走了一個,盡解至京師復命。朝廷發下旨意,說周王大藩, 不思衛關,乃交結諸王,謀為不道,本當加法,篤念親親,姑削王爵,廢為庶人, 改遷雲南,滌心易慮,以保厥終。周王奉旨有屈無伸,只得領了世子眷屬,遷往雲 南而去。 正是:

九重龍種高皇子,一旦遷為滇庶人。 王法無情乃如此,算來何貴又何親。 周王遷廢之後,各國親王聞知,俱大驚疑,各不自安。山東齊王,恐怕朝廷議 己,因輕身入朝,留住京師數月。看見朝廷舉動,一味仁柔,全無重兵防禦,心下 想道:“京師重地,疏虞至此,若有精兵一支,可襲而得也。”因悄悄差一心腹歸 國,密令護衛柴真,訓練兵馬,以圖襲取。不料差的心腹,一時不密,為青州中護 衛軍曾深探知,竟入京告柴真練兵從工謀反。有旨拿柴真赴京師典刑,廢齊王博為 庶人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