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七十三 起上章掩茂正月,盡玄黓困敦十二月,凡三年



辛丑,帝間輔臣三使行日,徐清叟言建寧、南劍水尤甚,師輿所將僅百萬,恐賑恤有限,帝曰:“可增五十萬。”

乙巳,帝曰:“聞福建水,傷人頗多。”徐清叟曰:“水退之後貧民無以為生,亦有自經溝瀆者。聞帥臣陳昉發楮三十萬,漕臣饒虎臣發楮五十萬、米五千石以賑之,請與除豁。”帝從之。其後蠲九郡苗米凡二十二萬石有奇。

右司郎中徐霖疏言諫議大夫葉大有陰柔奸黠,為群憸魁,不宜久長台諫,並追論趙與聚斂,帝不悅。己酉,帝諭輔臣曰:“徐霖以庶官論台諫、京尹,要朕之必行,殊傷事體,已批除職予郡。”吳潛等請更賜優容。

徐霖出知撫州。帝慮給事中趙汝騰廷諍,徙為翰林學士,汝騰即去國。高斯得言:“汝騰一世之望,宗老之重,飄然引去,陛下遂亦棄之,有如弁髦,中外驚怪。將見賢者力爭不勝而去,小人踴躍爭氣而來。陛下改紀僅數月,初意遽變,臣竊惜之!”

八月,癸丑朔,令戶部下諸路申嚴州郡苛取斛面之禁。

己未,詔明年省試仍用二月一日,以四月殿試,先是淳祐九年,台臣陳垓奏省試用三月,殿試八月,遠方之士留滯逆旅,至是復舊。

謝方叔、吳潛乞解機政,疏四上,不許。

蒙古學士魏祥卿、徐世隆、郎中姚樞等,以樂工李明昌、許政等五十餘人見蒙古主於行宮。蒙古主問製作禮樂之始,世隆對曰:“堯、舜之世,禮樂興焉。”時明昌等各執鍾、磬、笛、簫、篪、堝、巢笙於御前奏之,曲終,複合奏之,凡三終。

庚申,蒙古主始以冕服拜天於日月山。

癸亥,蒙古主從孔元措言,合祭昊天、后土、始大合樂,作牌位,以太祖,睿宗配。

蒙古方圖征雲南,皇弟呼必賚問於徐世隆,對曰:“孟子有言:‘不嗜殺人者能一之。’君人不嗜殺人,天下可定,況蕞爾之西南夷乎?”皇弟曰:“誠如卿言,吾事濟矣。”

甲子,申嚴文武官改正敘復之令。

己巳,出封樁庫十八界楮四十萬賑行在軍民。

丁丑,太史奏將新曆成,詔賜名《會天曆》,行之。

戊寅,再決中外繫囚,以陰雨未已,詔行寬恤刑獄。

是月,蒙古皇弟呼必賚次臨洮,請城利州以為取蜀之計。

九月,壬午,詔改明年為寶祐元年。

丁亥,詔建西太乙宮於延祥觀左。

嗣沂王貴謙薨。

庚戌,帝諭輔臣:“近來早朝,多奏臣下辭免等細事,而事體大者反從繳進,甚非臨朝聽政之章。自今宜就早朝面奏。”

葉大有疏劾趙汝騰,以其右徐霖也。牟子才上疏辨汝騰之誣及大有之欺;未幾,大有罷言職。

蒙古皇弟呼必賚將征雲南,軍中夜宴。姚樞陳宋太祖遣曹彬下江南,不殺一人,市不易肆。明日,皇弟據鞍呼曰:“汝昨言曹彬不殺人事,吾能為之。”樞馬上賀曰:“王能如此,生民之幸,有國之福也。”既而師左次。

冬,十月,壬子朔,詔:“諸路守臣,依舊制,到任半年,條便民五事及四方利病來上。”

癸丑,以徐清叟除參知政事,董槐同知樞密院事。

嗣濮王善珊薨。

甲寅,都省言既復襄、樊,宜措置屯田,修曲堰。詔守臣高達任責,仍令前德安守臣程大元督役。

壬辰,詔舉將材。

蒙古楊惟中、趙璧至河南,加意振飭。總管劉福貪酷,虐害遺民將二十載;惟中召福聽約束,福以數十人護衛而至,惟中握大梃擊殺之,百姓稱快。又有劉萬戶者,貪淫暴戾,郡中婚嫁,必先賂之,得所請而行。其黨董王簿尤虐,強取民女三十餘人;璧至,按其罪,立斬之,盡還民女。劉大驚,時天大雪,詣璧,酌酒賀曰:“下車鋤強,雪為瑞應。”璧曰:“如董主簿者盡誅之,瑞應將至矣!”劉歸即病卒,時人以為驚死。

蒙古汪德臣將兵掠成都,薄嘉定,四川大震,余玠率諸將俞興、元用等夜開關力戰,乃解去。

監察御史蕭泰來劾高斯得、徐霖,俱罷職。霖在撫州,寬租賦,賑饑窮,誅悍將,建營寨,凡一月而政舉。及去,士民遮道,幾不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