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元紀六 起強圍大淵獻正月,盡著雍困敦十二月,凡二年



癸亥,渾河決,發軍築隄捍之。

癸酉,尚書省言:“近以江淮飢,命行省賑之,吏之富民因緣為奸,多不及於貧者。今杭、蘇、湖、秀四州復大水,民鬻妻女易食,請輟上供米二十萬石,審其貧者賑之。”帝是其言。

甲戌,萬安寺成,佛像及窗壁皆金飾之,凡費金五百四十兩有奇,水銀二百四十斤。

增立直沽海運米倉。

命征交趾諸軍還家,休息一歲。

敕緬中行省:“比到緬中,一稟雲南王節制。”

庚辰,安南國王陳日烜遣其中大夫陳克用來貢方物。

甲申,詔皇孫特穆爾撫諸軍,討叛王和爾果斯、哈坦、圖嚕罕。

廣東民董賢舉,循州民鍾明亮,各擁眾萬餘相繼起,皆稱:“大老”,明亮勢尤猖獗。詔遣江浙行省丞相蒙古岱、行樞密使頁特密實發四省兵討之。

湖南盜詹一仔,誘衡、永、寶慶、武岡人嘯聚四望山,久不能討。行省左丞劉國傑帥師擊破之,斬首盜,餘眾悉降。將校請曰:“此輩久亂,急則降,降而有釁,復反矣,不如盡坑之。”國傑曰:“多殺不可,況殺降也!”乃相要地為三屯,遷其眾守之,每屯五百人以備賊,且墾廢田榛棘,使賊不得為巢穴,降者有故田宅,盡還之,無者使雜耕屯中。後皆為良民。

五月,戊子,諸王察克子庫庫岱叛,綽和爾執之以來。

乙未,僧格言:“中統鈔行垂三十年,省官皆不知其數。今已更用至元鈔,宜差官分道置局,鉤考中統本。”從之。

壬寅,鑄渾天儀。

乙巳,罷興州采蜜。

癸丑,遷四川省治重慶,復遷宣慰司於成都。

六月,癸未,處州賊柳世英寇青田、麗水等縣,浙東道宣慰使史耀計平之。

秋,七月,丙戌,以南安、瑞、贛三路連歲盜起,民多失業,免逋稅萬二千六百石有奇。

中書右丞相安圖見天下大權盡歸尚書,屢求退,不許。八月,丙辰,詔安圖以本部集賽蒙古軍三百人北征。

癸亥,尚書省成。

庚辰,分萬億庫為寶源、賊源、綺源、廣源、與萬億共為五庫,從僧格請,營之禁中,以貯幣帛。

九月,南台御史中丞劉宣自殺。時行省丞相蒙古岱,悍戾縱恣,常慮台臣糾劾其罪,而尤畏宣,日遣人入建康偵伺台中違失,台臣皆憚之,懇求自解。惟宣屹不為動,蒙古岱益忌之,因羅織宣罪,逮系其子孫於獄,又令人妄言宣沮壞錢穀。事聞,遂使置獄行省,鞫治之,宣及御史六人俱就逮。既登舟,行省以軍船列兵屯驅迫之,至則分異各處,不使往來,宣不勝憤,遂自剄於舟中。

始,宣將行,以一緘付從子自誠,令勿啟視。宣死,視其書云:“觸怒大臣,誣構成罪,豈能與經斷小人交口辨訟,屈膝為容於怨家之前!身為台臣,義不受辱,當自引決,但不獲以身徇國為恨耳!”且言別有公文言蒙古岱罪狀,後得其藁,塗注句抹,辭句難辨,前治書侍御史霍肅為敘次其文,讀者悲憤。宣既引決,行省白於朝,以為宣罪重自殺,前後構成其事者,郎中張斯立也。宣忠義節操為世所重,聞者莫不嗟悼,其後自誠以宣行實上聞,贈御史中丞,謚忠憲。

壬辰,帝至自上都。

召江淮行省參政董文用為御史中丞。

文用至,曰:“中丞不當理細務,吾當先舉賢才。”乃舉胡祗遹、王惲、雷膺等十餘人為按察使,又舉徐炎、魏初為行台中丞。當時以為極選。

癸卯,置征理司,專治合追財谷,以甘肅行省參政圖喇延哈、簽省吳誠並為征理使。自立尚書省,凡倉庫諸司,無不鉤考。先摘委六部官,至是僧格復以為不專,請置征理司,日以理算為事,毫分縷晰,司錢穀者無不破產,及當更代,人皆棄家避之。

庚戌,太醫院新編《本草》成。

冬,十月,庚申,遣使鉤考諸路錢穀。僧格言:“湖廣錢穀,已責平章約蘇穆爾自首償矣。它省欺盜者必多,請以省院台官實都、王巨濟、阿薩爾、何榮祖、昭嚕呼齊圖呼魯、李佑、吉丁、戎益、崔彧、燕真、安祐、巴延等十二人,理算江淮、江西、福建、四川、甘肅、安西六省,每省各二人,特給與印章,給兵以備使令,且以為衛。”帝皆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