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元紀三十二 起強圉作噩七月,盡著雍掩茂十二月,凡一年有奇



庚戌,張士誠兵攻常州,吳守將湯和擊敗之,獲卒數百人。

吳行樞密院判鄧愈遣部將王弼等攻婺源州,兵至城西,與守將特穆爾布哈戰,自旦至日昃,殺傷五百餘人不下。乙卯,分兵為三道並進,遂拔其城,特穆爾布哈死之,士卒皆降,凡三千餘人。復遣萬戶朱國寶攻高河壘,克之。

乙丑,大風起自西北,益都土門萬歲碑仆而碎。

丙寅,田豐陷東平路。

丁卯,知樞密院事布蘭奚與毛貴戰於好石橋,官軍敗績,走濟南。

是月,詔達實巴圖爾子博囉特穆爾為河南行省平章政事,總領其父原管軍馬。

詔察罕特穆爾屯陝西,李思齊屯鳳翔。

二月,乙巳朔,議團結西山寨大小十一處以為保障,命中書右丞達實特穆爾、左丞烏古遜良楨等總行提調,設萬夫長、千夫長、百夫長,編立牌甲,分守要害,互相策應。

毛貴陷青、滄二州,遂據長蘆鎮。

中書省奏以陝西軍旅事劇,去京師道遠,供費艱難,請就陝西印造寶鈔為便,從之;遂分戶部寶鈔府等官,置局印造,仍命諸路撥降鈔本,畀平淮行用庫倒易昏幣,布於民間。

癸酉,毛貴陷濟南路,守將愛迪戰死。

毛貴立賓興院,選用故宮,以姬京周等分守諸路。又於萊州立三百六十屯田,每屯相去三十里,造大車百兩,以挽運糧儲,官民田十止收二分,冬則陸運,夏則水運。

董摶霄將赴長蘆,謂人曰:“我去,濟南必不可保。”至是濟南果陷。摶霄方駐兵南皮縣之魏家莊,適有詔拜摶霄河南行省右丞。甫拜命,毛貴兵已至,而營壘猶未完,諸將謂摶霄曰:“賊至,當如何?”摶霄曰:“我受命至此,當以死報國耳!”因拔劍督兵以戰,而賊眾突至摶霄前,猝問為誰,摶霄曰:“我董老爺也。”眾刺殺之,無血,惟見有白氣沖天。是日,昂霄亦死之。事聞,贈摶霄河南行省平章政事,追封魏國公,謚忠定;昂霄禮部尚書,追封隴西郡侯,謚忠毅。

摶霄早以儒生起家,輒為能吏。會天下大亂,復以武功自奮,其才略有大過人者;而當時用之不能盡其才,君子惜之。

乙亥,吳國公以吳楨為天興翼副元帥,使與其兄良守江陰。時江陰兵不滿五千,而與張士誠接境。良兄弟訓練士卒,嚴為警備,屯田以給軍餉,敵不敢犯,民甚賴之。

吳國公命元帥康茂才為營田使,諭之曰:“比因兵亂,堤防頹圮,民廢耕耨,故設營田司以修築堤防,專掌水利。今軍務殷繁,用度為急,理財之道,莫先於農。春作方興,慮旱潦不時,有妨農事,故命爾此職,分巡各處,俾高無患乾,卑不病潦,務在蓄泄得宜。大抵設官為民,非以病民,若但使有司增飾館舍,迎送奔走,所至紛擾,無益於民而反害之,即非委任之意。”

山東賊漸逼京畿。辛巳,詔以台哈布哈為中書右丞相,總兵討之。

壬午,田豐復陷濟寧路;甲戌,陷輝州。丙戌,努都爾噶聞田豐近逼東昌,棄城走,城遂陷。

丁亥,察罕特穆爾調兵復涇州、平涼,保鞏昌。

庚寅,王士誠自益都犯懷慶路,守將周全擊敗之。

丁酉,興元路陷。

三月,己亥朔,日色如血。

加右丞相綽斯戩太保。

庚子,毛貴陷般陽路。

辛丑,大同路夜黑氣蔽西方,有聲如雷;少頃,東北方有雲如火,交射中天,遍地俱見火,空中有兵戈之聲。

癸卯,王士誠陷晉寧路,總管杜賽因布哈死之。

己酉,劉福通遣兵犯衛輝,河南行省平章博囉特穆爾擊走之進克濮州。

庚戌,毛貴陷薊州。

征四方兵入衛,詔察罕特穆爾以兵屯涿州。察罕特穆爾即留兵戍清湫、義谷,屯潼關,塞南山口以備他盜,而自將精銳赴召。

毛貴率眾由河間趨直沽,乙卯,遂犯漷州,至棗林,已而略柳林,蹂畿甸,樞密副使達國珍戰死,人心大駭。廷臣或勸乘輿北巡以避之,或勸遷都關陝,眾論紛然。獨左丞相泰費音執不可,帝乃命同知樞密院事劉哈喇布哈以兵拒之。戰於柳林,官軍捷,賊退走,京師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