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五十四 起旃蒙單閼正月,盡強圉大荒落十二月,凡三年



乙丑,升秀州為嘉興府,舒州為安慶府,嘉州為嘉定府,英州為英德府。

壬申,封子恭為安定郡王。

金瓜勒佳清臣受命出師,偵如虛實,自選精兵一萬,進至合勒河。前隊宣徽使伊喇敏等,於栲栲濼攻營十四,下之,回迎大軍;屬部斜出,掩其所獲羊馬資物以歸。清臣遣人責其賧罰,北準布由此叛去,大侵掠。

乙亥,金主命瓜勒佳衡行省於撫州,命選親軍武衛軍各五百人以從。十一月,戊子,清臣罷,命右丞相襄代之。

初議征討,清臣主其事,既而領軍出征,雖屢獲捷,而貪小利,遂致北邊不寧者數歲。

戊戌,加上太皇太后、太上皇、太上皇后尊號。

乙巳,金以樞密使唐古貢、御史大夫伊喇仲方、禮部尚書張暐等二十二人充計議官,凡軍事則議之。

丙午,竄故相趙汝愚於永州。

初,韓侂胄忌汝愚,必欲置之死。既罷宮觀,監察御史胡紘遂上言:“汝愚倡引其徒,謀為不軌,乘龍授鼎,假夢為符。”因條奏其十不遜,且及徐誼。詔責汝愚永州安置,誼南安軍安置。時汪義端當制,遂用漢誅劉屈氂、唐戮李林甫事,迪功郎趙師召亦上書乞斬汝愚,帝不從。汝愚怡然就道,謂諸子曰:“觀侂胄之意,必欲殺我。我死,汝曹或可免也。”

丁未,命宰執大閱。

余端禮、鄭僑言:“福建地狹人稠,無以贍養,生子多不舉。福建提舉宋之瑞乞免鬻建、劍、汀郡沒官田,收其租,助民舉子之費。”從之。

十二月,乙卯,金主命招撫北邊軍民。

戊午,金禮部尚書張暐等進《大金儀禮》。

丁卯,金應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誥滏陽趙秉文,上書論宰相胥持國當罷,宗室守貞可大用。金主召問,言頗差異,命知大興府事內族膏等鞫之。秉文初不肯言,詰其仆,遍數交遊者,秉文乃曰:“初欲上言,嘗與修撰王庭筠、御史周昂、省令史潘豹、鄭贊道、高坦等私議。”庭筠等皆下獄、決罰有差。有司論秉文上疏狂妄,法當追解,金主不欲以言罪人,特免之。當時為之語曰:“古有朱雲,今有秉文。朱雲攀檻,秉文攀人。”士大夫莫不恥之,坐是久廢。

乙亥,金詔加五鎮、四瀆王爵。

煥章閣待制、提舉南京鴻慶宮朱熹,始以廟議自劾,不許;以疾再乞休致,詔:“辭職謝事,非朕優賢之意,依舊秘閣修撰。”

是月,金右丞相襄率駙馬都尉布薩揆等自臨潢進軍大鹽濼,分兵攻取諸營。

金完顏守貞既罷相出守,胥持國等猶忌之。俄有言守貞在政府日,嘗與近侍竊言宮掖事而妄稱奏下。金主命有司鞫問,守貞款伏。奪官一階,解職,遣中使持詔切責之,仍以守貞不公事宣諭百官於尚書省。

慶元二年金承安元年

春,正月,甲申,金大鹽濼群牧使伊喇伊都等為廣吉喇部兵所敗,死之。

丁亥,金國子學齋長張守愚上《平邊議》,特授本學教授,以其議付史館。

庚寅,以余端禮為左丞相,京鏜為右丞相,謝深甫參知政事,鄭僑知樞密院事,何澹同知樞密院事。

趙汝愚行至衡州,病作。衡守錢鍪,承韓侂胄風旨,窘辱百端;庚子,汝愚暴卒。天下冤之。帝命追復原官,許歸葬,中書舍人吳宗旦繳還復官之命。

汝愚學問有用,嘗以范仲淹、韓琦、富弼、司馬光自期,凡平昔所聞於師友之言,欲次第行之,未果而罷政。初,汝愚嘗夢孝宗授以湯鼎,背負白龍升天;後翼嘉王以素服即位,讒者遂以為罪。

甲辰,右諫議大夫劉德秀劾前丞相留正四大罪,首言引用偽學之黨以危社稷。詔正落職,罷祠。

二月,端明殿學士葉翥知貢舉。同知貢舉、右正言劉德秀言:“偽學之魁,以匹夫竊人主之柄,鼓動天下,故文風未能丕變。請將語錄之類盡行除毀。”故是科取士,稍涉義理者,悉皆黜落;《六經》、《語》、《孟》、《中庸》、《大學》大書,為世大禁。

淮西總領張釜上言:“邇者偽學盛行,賴陛下聖明斥罷,天下皆洗心滌慮,不敢為前日之習。願陛下明詔在位之臣,上下堅守勿變,毋使偽言偽行乘間而入,以壞既定之規模。”乃除釜尚書左司郎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