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七十二 起柔兆敦牂七月,盡屠維作噩十二月,凡三年有奇



十二月,癸巳,詔:“侍從、台諫各舉堪閫寄及餉事者,述其才器、勞績以聞。”

史嵩之服除,有進用之意。乙未,詔史嵩之以觀文殿大學士致仕。

殿中侍御史章炎,正言李昂英,監察御史黃師雍,論嵩之無父無君,醜聲穢行,律以無將之法,罪有餘誅;請寢宮祠,削官遠竄。翰林學士李韶與從官抗疏曰:“《春秋》桓公五年:書蔡人、衛人、陳人從王伐鄭。《春秋》之初,無君無親者,莫甚於鄭莊,不聞以其嘗為王卿士而薄其罰。今陛下不能正奸臣之罪,其過不專在上,蓋臣等百執事不能輔天子以討有罪,皆《春秋》所不赦。請斷以此義,亟賜裁處。”

丙申,諸司糧料院章鑒進對,言抗諫事,帝曰:“朕於臣僚論事,未嘗不見施行。”鑒又言儲才,帝曰:“人才須是養之於平時,臨事方得其用。”

先是金將武仙敗死,餘黨散入太原、真定間,據大明川,用金開興年號,眾至數萬,剽掠數千里。蒙古主命諸道兵討之,不克。楊惟中仗節開諭,降其渠帥,餘黨悉平。

蒙古東平萬戶嚴忠濟,襲爵數年,怠於政事,任用奸佞。經歷李昶曰:“比年來,裘馬相尚,飲食無度,庫藏空虛,百姓匱令。若猶循習故常,恐或生變。惟閤下接納正士,黜遠小人,去浮華,敦樸素,損騎從,省宴遊,雖不能救已然之失,尚可以彌未然之禍。”時蒙古裁抑諸侯,法制浸密,忠濟縱侈自若。昶以親老求解職,不許,鏇以父憂去官。

蒙古萬戶史權等侵京湖、江淮之境,攻虎頭關寨,進至黃州。

淳祐七年蒙古定宗二年

春,正月,乙卯朔,詔:“皇侄孟啟,特授宜州觀察使;建資善堂於內國小,置直講、贊讀二員,以年稚,權就王邸習訓。”

詔曰:“間者任用非人,不能秉禮懷義以輔朕,顧乃陷於匪彝,敗俗傷教,朋淫肆欺,群議坌涌;由朕不德,朕甚愧焉!天誘之衷,豁然大悟,亦既絀去其黨類,史嵩之已俾致仕,以示朕決不復用之意。搢紳士大夫交奏迭諫,悃悃款款以陳於前,忠愛備至。朕思所以為自強之計,百爾執事,亦宜相戒以實,克去己私。”

丁卯,詔:“戒敕州軍縣鎮,不許因誕節賜宴,多殺物命,一遵景祐三年詔書,仍刻石所在放生池。”

戊寅,詔:“淮、浙發運司給米二百萬石,濟建寧、邵武諸郡被水之民。”

李昂英疏劾臨安尹趙與,語侵執政,章炎亦劾執政;帝怒昴英,並及炎。鄭寀覘知帝意,乘間劾炎、昴英,又嗾同列再疏以劾炎。屬黃師雍毅然不從,獨疏論葉閶,閶乃與之腹心也。未幾,炎、昴英皆罷去。寀於是薦周垣、葉大有入台。

二月,庚寅,都省言:“淮安縣主簿周子鎔,遭李全之變,陷北十有六年,數以敵謀密聞邊閫,拔身來歸。”詔特改朝奉郎,與升擢差遣。

丙申,詔:“四川沿邊州縣官,任滿日,轉循官資有差。”從制臣請也。

己亥,以貴妃要氏薨,輟視朝二日。

乙巳,翰林學士李韶屢疏請老,授端明殿學士、提舉玉隆萬壽宮。

丁未,令封樁下庫支會子十二萬貫,付淮西安撫司造船。

壬子,詔改潛邸為龍朔宮。

出封樁庫十八界會子五萬貫,付臨安府津遣三邊請舉士人歸里。以不允所乞省試,故有是命。

侍御史周坦,劾禮部侍郎程公許,出知建寧府。鄭清之因公許繳其子士昌之命,恚甚,數於經筵言其短。坦妻與清之妻善,承其指,入台即首劾公許,鄭寀又劾之,公許落職。

先是江萬里丐祠省母,不許,萬里使其弟奉母歸南康。鏇聞母病,不俟報,馳歸,至祁門,聞訃。忌萬里者相與騰謗,謂萬里母死,秘不發喪,反挾妾媵自隨。周坦劾之,萬里坐廢。

蒙古呼必賚受邢州分地。邢當要衝,徵求百出,民弗堪命。僧子聰薦張文謙可用,遂召見,命掌王府書記,言於呼必賚曰:“今民生困敝,莫邢為甚。盍擇人往治之!”於是乃選烏托、劉肅、李簡三人至邢,協心為治,戶增十倍。由是呼心賚益重儒士,實自文謙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