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七十二 起柔兆敦牂七月,盡屠維作噩十二月,凡三年有奇



丙戌,詔戶部嚴革諸路州縣增收多量苗米之弊。

辛卯,詔石鈞、陳大任、王方烈各鐫一秩,以其誣平民為重辟,謝思乂、張懋各進一秩,旌其平反之功;從湖北憲臣之請也。

己亥,以秋風已勁,邊備當嚴,浙右四郡,密邇行都,魏村、福山、柴墟一帶,宜預為之備,詔守臣條具措置。

辛丑,詔:“前通判彭州宇文景訥,罵賊而死,贈官二等,仍與一子下州文學。”

壬寅,詔:“監司、守臣宜亟講荒政以賑乏絕;稅租有合蠲減者,核實以聞。”

甲辰,高定子薨,輟朝一日,贈少保。

是月,蒙古主命蒙古人戶每百人以一人克巴圖魯。

九月,丙辰,詔:“命官該赦,陳乞改正,不拘期限;今後赦條刪去‘限一年內’四字。”從左司陳元鳳之請也。

丁巳,詔改尚書省提領鹽事所為提領茶鹽所。

黃師雍與鄭清之,故同舍,會師雍劾劉用行、魏峴,皆清之親故也,清之不樂。周垣知之,喜曰:“吾得所以去師雍矣。”遣其妻日造清之妻譖曰;“彼去用行、峴,乃去丞相之漸也。”帝欲用師雍為侍御史,清之曰:“如此,則臣不可留。”乃遷師雍為起居舍人,師雍丐去。清之猶冀其稍貶,師雍曰;“吾欲為全人。”終不屈。

蒙古以高麗歲貢不入,伐之。自後八年,凡四易將,拔其城十有四。

冬,十月,辛巳,太白晝見。

詔:“京湖副都統李得,討廣東峒冠有功,進官一等。”

癸未,朝獻景靈宮。

以嚴州旱,詔豐儲倉給米萬石賑糶。

丙戌,京湖安撫司調兵平辰、沅蠻猺有功,總轄張謙、統制高天祐等賞賜有差。

己酉,陳垓言格法日壞,天下視聽益不美,因條陳添差、抽差、攝局,須入、奏辟、改任、薦舉、借補、曠職、匿過十弊,請風示中外;從之。

甲寅,以鎮江府旱,詔兩浙轉運司檢核蠲租七萬四千石有奇。

蒙古括人戶,下令,敢隱實者誅,籍其家。藁城令董文炳,俊之子也,使民聚口而居,少為戶數。眾以為不可,文炳曰:“為民獲罪,吾所甘心。”民亦有不樂為者,文炳曰;“後當德我。”由是賦斂大減,民得富完。

十二月,壬午,以趙與為端明殿學士、提領戶部財用。

庚寅,以近畿旱,詔:“正歲、天基節大宴權免,其州郡賜宴,務從省約,毋得科擾,以副朕敬天愛民之意。”

辛卯,李鳴復薨,輟視朝一日。

壬辰,詔:“太學生陳九萬,在北十一年,脫身來歸,條陳敵中事宜,有益備御,特補迪功郎。”

周坦劾黃師壅,罷之。

蒙古呼必賚聞真定路經歷官張德輝之賢,召至藩邸,問曰:“孔子歿已久,今其性安在?”德輝對曰:“聖人與天地相終始,無往不在。殿下能行聖人之道,性即在是矣。”又問:“或雲!遼以釋廢,金以儒亡。有諸?”對曰:“遼事臣未周知,金秀乃所親睹。宰執中雖用一二儒臣,餘皆武弁世爵,及論軍國大事,又不使預聞。大抵以儒進者三十之一,國之存亡,自有任其責者,儒何咎焉?”呼必賚然之。因問德輝曰:“祖宗法度具在,而未盡設施者甚多,將如之何?”德輝指銀槃喻曰:“創業之主,如制此器,精選白金,良匠規而成之,畀後人傳之無窮,當求謹厚者司掌,乃永為寶用。否則不惟缺壞,亦恐有竊而去之者矣。”呼必賚良久曰:“此正吾心所不忘也。”又問:“農家作苦,何衣食之不贍?”對曰:“農桑,天下之本,衣食之所從出者也。男耕女織,終歲勤苦,擇其精者輸之官,餘粗惡者將以仰事俯育,而親民之吏,復橫斂以盡之,則民鮮有不凍餒者矣。”又訪中國人才,德輝舉魏磻、元裕、李冶等二十餘人。德輝,交城人也。

淳祐八年蒙古定宗三年

春,正月,丙子,太常寺言:“檢照《中興禮書》,四孟朝獻景靈宮,分三日行禮。自淳熙十五年後,分作兩日,近年諸後殿多命宰執分詣。如遇車駕次日親臨,每位三上香,一跪奠,俯伏,興,再拜,得禮之宜。”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