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宋紀八十四 起閼逢閹茂八月,盡柔兆困敦十二月,凡二年有奇



乙酉,立北郊齋宮於瑞聖園。

秋,七月,壬辰,以蔡京為翰林學士承旨。

癸巳,樞密院言:“據知邢州張赴稱,體究得民間願得牧地養馬,但與蠲其租課,仍不責以蕃息,養馬人戶,無追呼勞擾之患,其不願養馬之家,不得抑勒。今相度欲具為條畫榜示。”從之。

己亥,詔知渭州、寶文閣待制呂大忠特除寶文閣直學士、知秦州,以元祐中堅持邊議,又領帥日久故也。

大忠因言:“臣弟大防,自罹謫籍,流落累年,恐一旦不虞,倏先朝露,死生隔絕,銜恨無窮。伏乞寢臣已除職名,只量移大防陝西州郡居住。”不聽。

始,大忠自涇原入對,帝問:“大防安否?”且曰:“大臣初議令過海,朕獨處之安州,卿有書,當令且將息忍耐。大防樸直,為人所賣,候三二年,可復相見也。”大忠泄其語於章惇,惇懼,繩之愈力,元祐黨人由是再行貶黜。

丙午,遼主獵於赤山。

庚戌,依元豐職事官以行、守、試三等定祿秩。

甲寅,令熙河立王韶廟。

乙卯,國子司業龔原言:“將來科場止令依舊專治一經。”從之。

八月,辛酉,夏人寇寧順砦。

丙子,詔:“王岩叟遺表並呂大防等所得恩例及舉官並罷,更不施行。提舉舒州靈仙觀、鄂州居住梁燾,主管洪州玉龍觀、南安軍居住劉安世,並分司南京,仍各於本處居住。”

己卯,復置檢法官。

帝嘗語章惇曰:“元祐初,太皇太后遣宮嬪在朕左右者凡二十人,皆年長。一日,覺十人者非素使令。頃之,十人至。十人還,復易十人去。其去而還者皆色慘沮,若嘗涕泣者。朕甚駭,不敢問。後乃知因劉安世等上疏,太皇太后詰之也。”惇與蔡卞方謀誣元祐大臣嘗有廢立議,聞帝語,遂指劉安世、范祖禹言禁中覓乳母事為根,二人重得罪。庚辰,責授祖禹昭州別駕,賀州安置,安世新州別駕,英州安置。

九月,曾布言:“蔡卞最陰巧,而章惇輕率,以相媚說,故多為其所誤。凡惇所主張人物,多出於卞。至議論之際,惇毅然如自己出,而卞噤不啟口,外議皆云:‘蔡卞心,章惇口。’如此,實於聖政有害。政府虛位甚多,願早擇人,以助正論。”

己亥,邈川首領檢校太保阿里骨卒。

庚子,詔姚勔永不磨勘,以給事中蹇序辰言其詆訕先帝,務欲遏絕紹述之意故也。

丙午,遼徙烏爾古德勒部於烏納水,以扼北邊之沖。

己酉,滁、沂二州地震。

壬子,太師、淮南、荊南節度使楚王顥卒。

顥天姿穎異,尤嗜學,始就外傅,每一經終,即遺講讀官以器幣服馬。工飛白,善射,好圖書,博求善本。神宗嘉其志尚,每得異書,亟馳使以示。帝即位,尊禮尤隆,詔書不名。及卒,謚曰榮,陪葬永厚陵。

婕妤劉氏,明艷冠後庭,且多才藝,有盛寵,見皇后不循列妾禮。嘗同後朝景靈宮,訖事,就坐,嬪御皆立侍,婕妤獨背立檐下。後閤中陳迎兒呵之,婕妤背立如故,閤中皆忿。冬至,會朝隆祐宮,俟見於它所。後坐朱髹金飾,婕妤在它座,意象頗慍,其從行者知之,為易座與後等。眾弗能平,因傳唱曰:“皇太后出。”後起立,婕妤亦起。尋各復其所,或已撤婕妤座,遂頓於地,懟,不復朝,泣訴於帝。內侍郝隨方用事,謂婕妤曰:“毋以此戚戚!願早為大家生子,此座終當為婕妤有耳。”

會後女福慶公主疾,後有姊頗知醫,嘗醫後危疾,以故出入掖庭,公主藥弗效,乃持道家治病符水以入,後驚曰:“姊寧不知宮中禁嚴,與外舍異邪?”令左右藏之。俟帝至,具言其故,帝曰:“此人之常情耳。”後即焚符於帝前。宮禁相傳厭魅之端作矣。

方公主病革,忽有紙錢在旁,後顧視,頗惡忌之,意自婕妤所遣人持來,益有疑心。未幾,後養母聽宣夫人燕氏、尼法端與供奉官王堅為後禱祠事聞,詔入內押班梁從政、句當御藥院蘇珪即皇城司鞫之,捕逮宦官、宮妾幾三十人,搒掠備至,肢體毀折,至有斷舌者。獄成,命侍御史董敦逸覆錄,罪人過庭下,氣息僅屬,無一人能出聲者。敦逸秉筆疑未下,郝隨等以言脅之,敦逸畏禍及己,乃以奏牘上。乙卯,詔以皇后孟氏旁惑邪言,陰挾媚道,廢居瑤華宮,號華陽教主、玉清妙靜仙師,法名沖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