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宋紀八十四 起閼逢閹茂八月,盡柔兆困敦十二月,凡二年有奇



初,章惇誣宣仁有廢立計,以後為宣仁所立,欲廢之,又陰附劉婕妤,欲請建為後,與郝隨構成是獄,莫有敢異議者。既降案付三省。樞密院約法,惇會李清臣、渣布、許將、蔡卞及刑部官徐鐸等議。或謂不可處極典,曾布諭法官但當守法,且曰:“驢媚蛇霧,是未成否?”眾皆瞿然。法官遂執議堅等三人皆處死。

殿中侍御史陳次升言:“所治之獄,不經有司,雖聞追驗證佐,而事跡秘密,朝廷之臣,猶不預聞,士庶惶惑,固無足怪。臣竊謂自古推鞫獄訟,皆付外庭,未有宮禁自治,高下付閹宦之手。陛下但見案牘之具耳,安知情罪之虛實!萬一冤濫,為天下後世譏笑。欲乞陛下親選在庭侍從或台諫官公正無所阿附之人,專置制院,別行推勘,庶得實情。”不報。

其後董敦逸亦言:“中宮之廢,事有所因,情有可察。詔下之日,天為之陰翳,是天不欲廢之也;人為之流涕,是人不欲廢之也。臣嘗覆錄獄事,恐得罪天下後世。”帝怒。蔡卞欲加重貶,章惇、曾布曰:“陛下本以皇城獄出於近習推治,故命敦逸錄問;今乃貶錄問官,何以取信中外!”乃止。帝久亦悔之,曰:“章惇壞我名節。”

冬,十月,丁巳朔,以楚榮王喪未成服,罷文德殿視朝。

以監江寧府稅張商英權知洪州。

以正字鄧洵武為《神宗正史》編修官。洵武,綰之子也。

壬戌,夏人大入鄜延。戊辰,詔被邊諸路相度城砦要害,增嚴守備。

遼主駐藕絲淀。

辛未,西南方有雷聲,次大雨雹。

癸酉,鍾傳言築汝遮,詔以為安西城。

庚辰,高麗遣使貢於遼。

甲申,以知大名府呂惠卿知延安府。

是月,夏兵自長城一日馳至金明砦,列營環城,國主乾順與其母親督枹鼓,縱騎四掠。知麟州有備,復還金明,而後騎之精銳者留龍安。邊將悉兵掩擊,不退,金明乃破。守兵二千八百人,惟五人得脫,城中糧草皆盡,將官皇城使張俞死之。既還,留一書置漢人頸上曰:“貸汝命,為我投經略使處。”其言曰:“夏國昨與朝廷疆場小有不同,方行理究;不意朝廷改悔,卻與坐團鋪處立界,本國以恭順之故,亦黽勉聽從,遂於境內立數堡以護耕;而鄜延出兵悉行平盪,又數數入界殺掠。國人共憤,欲取延州,終以恭順,止取金明一砦以示兵鋒,亦不失臣子之節也。”延帥呂惠卿上樞密院而不以聞。

知延安府呂惠卿奏乞依呂大忠例,暫赴闕奏事,章惇謂曾布曰:“邊事方爾,可謂不識緊慢也。”李清臣曰:“此必有挹魁柄之意,或恐有引以為代者,吾屬危矣。”布曰:“此無慮,魁柄豈易挹邪!”十一月,癸巳,進呈,帝曰:“惠卿何可來?”眾皆言無來理。遂詔止之曰:“如有所陳,條畫聞奏。”

丁未,章惇上重修《神宗實錄》。

十二月,己未,遼招討使額特勒討準布別部,破之。

辛酉,濟陽郡王宗景,坐以立妾罔上,罷開府儀同三司,判大宗正司事。

壬戌,遼南府宰相圖嚕乾致仕。癸亥,以蕭托卜嘉為北府宰相,以耶律大悲努為殿前都點檢。

甲戌,蔡京上新修《太學敕令式》。

乙亥,夏國遣使獻金明之俘於遼。

遼生女直節度使英格,節度使頗拉淑之母弟也。頗拉淑沒,英格嗣,以兄和哩卓子薩哈為國相。是歲,赫舍哩部阿蘇、穆都哩阻兵為難,英格自往伐之。阿蘇訴於遼,遼遣使止英格勿攻,英格留薩哈守阿蘇城而還。會阿閤版等阻五國鷹路,執殺遼捕鷹使者,遼詔英格討之。阿閤版等據險立柵,方大寒,乃募善射者,揉勁弓利矢攻之,數日,入其城,出遼使者數人,歸之。英格兄子阿古達,善射,有大志。遼大國舅帳蕭諧里嘯聚為盜,有眾數千,奔女直,結英格為亂,因命英格圖之。英格斬諧里,遣阿古達獻首級於遼,餘悉留不遣。遼人無如何,乃進英格及阿古達官以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