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十六 起旃蒙單閼七月,盡柔兆執徐五月,凡十一月



癸酉,詔:“一應守臣守御,臨難不屈,死節昭著,不以官品高下,並令帥司保奏,特與賜謚。”

乙亥,進士顏邵特補右修職郎,卓右迪功郎,彥輝下州文學。

初,帝聞顏真卿之後有居溫州者,命守臣推擇以聞,得邵等三人,而彥輝,則真卿十一世孫也。帝謂大臣曰:“人有一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在處死為難耳。真卿在唐死節,可謂得所處矣。況今艱難之際,欲臣下盡節,可量與推恩,以為忠義之勸。況仁祖時,曾命顏似賢以官,自有故事。”遂命邵、卓監潭州南嶽廟。

金主以尚書令、宋國王宗磐為太師。宗磐自以太子,當為安班貝勒。金主雖加尊禮,而宗磐心常怏怏。

先是金天會五年,司天楊級始造歷,其所用曆元日法,不知所本,或曰因宋《紀元歷》而增損之也。乙亥,初頒歷,其後名之曰《大明曆》。

己卯,金以元帥左監軍完顏希尹為尚書左丞相兼侍中,以太子少保高慶裔為左丞,平陽尹蕭慶為右丞。希尹自太祖舉兵,常在行陳,所至有功,又嘗權西南、西北兩路都統,有威望;及為相,有大政,皆身先執咎,時人稱之。

甲申,翰林學士兼侍講孫近試吏部尚書。

自渡江,宰輔已減俸三之一,至是趙鼎等復請於內權減二分,從之。於是行在官吏俸祿皆權減。

乙酉,顯謨閣直學士、知平江府李光試禮部尚書,試尚書工部侍郎、都督府參謀軍事折彥質試兵部尚書,徽猷閱待制、知靜江府李彌大試工部尚書,給事中廖剛試刑部侍郎。

丙戌,詔:“荊、襄、川,陝見宿大兵,措置事宜,委任至重,雖已除席益制置大使,而調發節制,隸在督府,可令張浚往視師,仍諭諸路。”

議者謂:“梁、洋沃壤數百里,環以崇山,南控蜀,北拒秦,東阻金、房,西拒興、鳳,可以戰,可以守。今兩川之民,往往逃趨蜀中,未敢復業,墾闢既少,多屯兵則糧不足以贍眾,少屯兵則勢不足以抗敵,宜以文臣為統率,分宣撫司兵駐焉,而以良將統之,遇防秋則就食綿、閬。如此,則兵可以備授,而民得安業。”詔宣撫副使邵溥、吳玠擇二郡守臣相度。

初,玠苦軍儲不繼,於興元、洋、鳳、成、岷五郡治官莊屯田,又調戍兵治褒城廢堰,民知灌溉可恃,皆願歸業,詔書嘉獎。別路漕臣郭大中言於玠曰:“漢中歲得營田粟萬斛,而民不敢復業。若使民自為耕,則所得數什百於此矣。”玠用其言,歲入果多。已而玠復欲陸運,召諸路轉運使持戶籍至軍中。溥曰:“今春驅梁、洋遺民負糧至秦州,餓死十八九,豈可再也!且宣司已取蜀民運腳錢百五十萬,其忍復使陸運乎!”既上疏,立以便宜止之,卒行水運。大中患水運亡失,以策誘賈販,省費十之五。

己丑,金建天開閣於約羅。

癸巳,親從官趙勝歸自金國。帝曰:“太上皇帝在漠北若寒之地,居處、衣服、飲食,百種皆闕;為人子不能拯父兄之難,深自悲傷。今朕所居宮室及一飲一食之間,念及父兄,痛入骨髓!”因嘻噓泣下。

十二月,己亥朔,帶御器械、神武中軍都統制、權殿前司公事、提舉宿衛親兵楊沂中權主管殿前司公事,並中軍隸殿前司。自五軍處,又置選鋒、護聖二軍,每軍皆有統制,仍令沂中具名申樞密院給降付身。

庚子,詔:“神武系北齊君號,宜以行營護軍為名,神武前軍改稱中護軍,左軍稱前護軍,後軍稱後護軍。劉光世所部人馬稱左護軍,吳玠所部稱右護軍,並聽本路宣撫招討司節制。王彥所部人馬稱前護副軍,聽荊南安撫司節制。統制官已下請給、資任、軍分如舊。”

中護軍者,本張俊所將信德府部曲,後以忠銳諸將及張俊親兵與張用、李橫、閻皋之眾隸之。前護軍者,本韓世忠所將慶源府部曲,後以張遇、曹成、馬友、李宏、巨師古、王〈王燮〉、崔增之眾隸之。後護軍者,本岳飛所將河北部曲,後以韓京、吳錫、李山、趙乘淵、任士安之眾隸之。左護軍者,本劉光世鄜延部曲,其後王德、酈瓊、靳賽自以其眾隸之。右護軍者,本吳玠涇原部曲,後得秦、鳳散卒及劉子羽、關師古之眾隸之。前護副軍者,本王彥河北所招部曲,其後稍以金州禁卒隸之。至是俊與世忠、光世軍最多,玠次之,飛又次之,彥兵視諸將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