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四十六 起強圉作噩十月,盡屠維大淵獻四月,凡一年有奇



丁酉,湖廣總領周嗣武奏:“蜀為今日根本之地,自屯兵蜀口,五十年間,竭全蜀之力,僅足供給軍食。目今曆尾雖管錢引八百萬道,望軫念蜀民力已疲睏,乞存留在蜀,以備非常急闕之需。”帝曰:“甚善。”又奏:“蜀中錢引,自天聖間創始,每界初只一百二十五萬餘道,至建炎間,依元符之數,添印至三百七十餘萬道,尚未為多。目今見行兩界道共四千五百餘萬道,較之天聖之初,何啻數十倍!今四川總領所,又有別造錢銀會子,接濟民間貿易,比折成貫錢引,自是六十三萬道。倘歲歲添印,一旦價例減落,則於四川錢引,所系非輕。”帝曰:“蜀中錢引已多,豈可更有增添!”並從之。

大理卿吳交知等奏獄空,獎之。

淮東總領言:“高郵、寶應田,歲被水澇者,昔元祐間發運張論興築長堤二百餘里,為涵洞一百八十所,石堰、斗門三十六座,此時疏泄,下注射陽湖,流入于海,故年穀屢登。自殘擾之後,盡皆廢壞,湖水漫流。請專委官司守令,於農隙之地,官給米募夫,擇湖水衝要,建石堰、斗門,並管察堤岸之損缺,修築填補。”鏇命淮東領總葉翥核實以聞。

戊戌,興州都統吳挺言:“今階、成、西和、鳳州並長舉縣營田,以三年計之,所得才四萬九千餘緡,而所費乃百七萬緡。請以其田召民耕佃,將軍兵抽還教閱。”從之。

己亥,利州路復分東、西,以吳挺帥西路兼知興州,知興元府程價充東路安撫。

辛丑,金賑西南、西北兩路飢。

壬寅,置鎮江、建康府轉般倉。

秋,七月,甲子,太尉、提舉萬壽觀李顯忠薨,謚忠襄。

丙子,金主謂宰臣曰:“職官始犯贓罪,容有錯誤。至於再犯,是無改過之心。自今再犯,不以贓數多寡,並除名。”

八月,甲午,詔曰:“近年穀絲豐收,尚念耕夫蠶婦,終歲勤動,賣錢不足以償其勞,而郡邑或勿加恤,使倍蓰以輸其直,甚亡謂也!其令諸路監司,嚴戒所部,應民間兩稅,除折帛折變自有常制外,當輸本色者,毋以重價強之折錢。若有故違,按劾置法,可令臨安府刻石遍賜諸路監司、帥臣、郡守。”

複製科舊法。

國子博士錢聞詩言:“今日登用武臣,不過於武臣中用有文采者,欲以此激勵武勇,恐反怠其素習。將見將帥子弟,必有習文墨,弄琴書,趨時好尚以幸進用者。”帝曰:“若如此,朕安能得人!”

丁酉,詔關外四州增募民兵為忠勇軍。

乙巳,金主還都。丙辰,以右丞相完顏守道為左丞相,平章政事石琚為右丞相。

戊午,增銓試為五場,呈試為四場。

九月,壬申,幸秘書省,賜秘書監陳騤、少監鄭丙紫章服。

戊寅,賜岳飛謚曰武穆。

癸酉,金以左丞唐古安禮為平章政事。乙亥,以右丞富察通為左丞,參知政事伊喇道為右丞,刑部尚書鈕祜祿額特勒為參知政事。

陳俊卿入對。時曾覿以使相領京祠,王抃知閤門事,樞密都丞旨甘昪為入內押班,三人相與盤結,士大夫無恥者爭附之。於是鄭鑒為館職,袁樞為宗正,因轉對,數為帝言之。俊卿判建康,因過闕,論“覿、抃招權納賂,薦進人材,而皆以中批行之,此非宗社之福。”且曰:“陛下信任此曹,壞朝廷之綱紀,廢有司之法令,敗天下之風俗,累陛下之聖德。”帝感其言。

俊卿之在建康也,御前多行白札子,率用左右私人齎送,俊卿因奏曰:“號令出於人主,行於朝廷,布於中外,古今之所同也。間有軍國機密文字或御前批降,則用寶行下,所以信示防偽也。今乃直以白札子處分事宜於數百里之外,其間亦有初非甚密之事,自可附之省部。今白札既信於天下,則它時緩急,或有支降錢物,調發軍馬,處置邊防,乾國家大利害事,其間豈能保其無偽!若嚴重知體之人,必須奏審,則往來之間,或失事機;若庸懦無識之人,即便施行,則真偽不分,豈不誤事!況批稟文字,只付差來人,或令回申元承受處,到之與否,不可得知,此於事體尤為非便。”帝降札獎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