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宋紀九十二 起旃蒙協洽正月,盡強圉作噩十二月,凡三年



辛酉,升溫州為應道軍節度,為林靈素也。

丙子,詔親祀明堂。

五月,戊子朔,升慶州為慶陽軍節度,渭州為平涼軍節度。

己丑,詣玉清和陽宮,上地祇徽號。詔曰:“王者父天母地,乃者祇率萬邦黎庶,強為之名,以玉冊玉寶昭告上帝,而地祗未有稱謂,謹上徽號曰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詣宮上寶冊,儀禮一如上帝。”

辛卯,命蔡攸提舉秘書省,並左右街道錄院。

乙未,詔權罷宮室修造。

辛丑,祭地於方澤,降德音於諸路。

以監司州縣共為奸賊,令廉訪使者察奏,仍許民徑赴尚書省陳訴。

癸卯,改玉清和陽宮為玉清神霄宮。

乙巳,遼主命圍場隙地許民樵採。

丁未,詔:“應監司兼領措置起發花石。”

金主命:“自收寧江州以後,同姓為婚事,杖而離之。”

六月,戊午朔,以明堂成,進封蔡京為陳魯國公。京辭兩國不拜,詔官其親屬二人。

己未,童貫加檢校少傅,梁師成為檢校少保,宣和殿學士蔡攸、盛章、開封尹王革、顯謨閣待制蔡儵、蔡翛,各遷官有差,皆以明堂成推賞也。

乙亥,蔡京等上表請御明堂聽朝,頒常視朔,詔答不允;表三上,乃從之。

辛巳,遼以同知樞密院事伊勒嘉為北院大王。

壬午,詔禁巫覡。

丙戌,貴妃宋氏薨。

秋,七月,丁亥朔,令:“僧徒如有歸心道門,願改作披戴為道士者,許赴輔正亭陳訴,立賜度牒、紫衣。”

壬辰,熙河、環慶、涇原地震。

庚子,詔:“八寶內增定命寶,今後以九寶為首。”

癸卯,遼主獵於秋山。

自建隆初,女直嘗由蘇州泛海至登州賣馬,故道雖存,久閉不通。至是金之蘇州漢兒高藥師、曹孝才及僧即榮等,率其親屬二百餘人,以大舟浮海,欲趨高麗避亂,是月,為風漂達宋界駝基島,備言“女真既斬高永昌,渤海、漢兒群聚為盜,契丹不能制。女真攻契凡奪其地,已過遼河之西”。知登州王師中具奏其事,朝議固欲交金以圖遼,聞之甚喜,乃召蔡京及童貫等共議,即共奏:“國初時,女真常貢奉,而太宗屢詔市馬女真,其後始絕。宜降詔,遵故事,以市物為名,就令訪聞事體虛實。”乃詔師中選差將校七人,各藉以官,用平海指揮兵船載高藥師等,齎市馬詔,泛海以往。

政和初,蔡京被召,帝戲語京子攸,謂須進土宜,遂得橄欖一小株,雜諸草木進之,當時以為珍。其後又有使臣王永從、士人俞輖,皆隸蔡攸,每花石至,動數十舟。盛章守蘇州,及歸,作開封尹,亦主進奉,然朱勔之綱為最。四年以後,東南郡守,二廣市舶,率有應奉,多主蔡攸,至是則又有不待旨者。但進物至,計會諸閹人,閹人亦爭取以獻焉,天下乃大騷然矣。大率太湖,靈壁、慈谿、武康諸石,二浙花竹、雜木、海錯,福建異花、荔子、龍眼、橄欖,海南椰實,湖湘木竹、文竹,江南諸果,登、萊、淄、沂海錯、文石,二廣,四川異花、奇果,貢大者趙海渡江,毀橋樑,鑿城郭而置植之,皆生成,異味珍苞,率以健步捷走,雖萬里,用四三日即達,色香未變也。蔡京因奏:“陛下無聲色犬馬之奉,所尚者山林竹石,乃人之棄物。但有司奉行過當,可即其浮濫而懲艾之。”乃作提舉人船所,命巨閹鄧文誥領焉。又詔監司、郡守等不許妄進,其系應奉者,獨令朱勔、蔡攸、王永從、俞輖、陸漸、應安道六人聽旨,它悉罷之,由是稍戢;未幾,天下復爭獻如故。又增提舉人船所,進奉花石,綱運所過,州縣莫敢誰何,殆至劫掠,遂為大患。

八月,丙辰朔,宣和殿大學士蔡攸奏:“莊、列、亢桑、文子,皆著書以傳後世。今《莊》、《列》之書已入國子學,而《亢桑子》、《文子》未聞頒行,乞取其書,精加讎定,列於國子之籍,與《莊》、《列》並行。”從之。

癸亥,詔明堂並祀五帝。

少保、太宰鄭居中,以母憂去位。

居中與蔡京不相能,及居喪,京懼其起復,以居中王珪之婿,乃使蔡確子懋重理定策事以沮之。遂追封確清源郡王,御製碑文,立石墓前,而擢懋同知樞密院事,用居中諸子於朝。懋,即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