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卷六·秦策四

一 秦取楚漢中章

秦取楚漢中,再戰於藍田,大敗楚軍。韓、魏聞楚之困,乃南襲至鄧,楚王引歸。後三國謀攻楚,恐秦之救也,或說薛公:“可發使告楚曰:‘今三國之兵且去楚,楚能應而公攻秦,雖藍田豈難得哉!況於楚之故地?’楚疑於秦之未必救己也,而今三國之辭(去)[雲],則楚之應之也必勸,是楚與三國謀出秦兵矣。秦為知之,必不救也。三國疾攻楚,楚必走秦以[告]急;秦愈不敢出,則是我離秦而攻楚也,兵必有功。”

薛公曰:“善。”遂發重使之楚,楚之應之果勸。於是三國併力攻楚,楚果告急於秦,秦遂不敢出兵。大(臣)[勝]有功。

二 薛公入魏而出齊女章

薛公入魏而出齊女。韓春謂秦王曰:“何不取為妻,以齊、秦(劫)[攻]魏,則上黨秦之有也。齊、秦合而立負蒭,負蒭立,其母在秦,則魏,秦之縣也。已,呡欲以齊、秦劫魏而困薛公,佐欲定其弟,臣請為王因呡與佐也。魏懼而復之,負蒭必以魏歿世事秦。齊女入魏而怨薛公,終以齊奉事王矣。”

三 三國攻秦入函谷章

三國攻秦,入函谷。秦王謂樓緩,曰:“三國之兵深矣,寡人慾割河東而講。”對曰:“割河東大費也,免於國患大利也。此父兄之任也,王何不召公子池而問焉?”

王召公子池而問焉,對曰:“講亦悔,不講亦悔。”王曰:“何也?”對曰:“王割河東而講,三國雖去,王必曰:‘惜矣!三國且去,吾特以三城從之。’此講之悔也。王不講,三國入函谷,鹹陽必危,王又曰:‘惜矣,吾愛三城而不講。’此又不講之悔也。王曰:“鈞吾悔也,寧亡三城而悔,無危鹹陽而悔也。寡人決講矣。”卒使公子池以三城講於三國,之兵乃退。

四 秦昭王謂左右章

秦昭王謂左右曰:“今日韓、魏,孰與始強?”對曰:“弗如也。”王曰:“今之如耳、魏齊孰與孟嘗、芒卯之賢?”對曰:“弗如也。”王曰:“以孟嘗、芒卯之賢,帥強韓、魏之兵以伐秦,猶無奈寡人何也!今以無能之若耳、魏齊帥弱韓、魏以攻秦,其無奈寡人何,亦明矣!”左右皆曰:“甚然。”

中期推琴[而]對曰:“(三)[王]之料天下過矣。昔者六晉之時,智氏最強,滅破范、中行,帥韓、魏以圍趙襄子於晉陽。決晉水以灌晉陽,城不沉者三板耳。智伯出行水,(韓康子)[魏桓子]御,(魏桓子)[韓康子]驂乘。智伯曰:‘始吾不知水之可亡人之國也,乃今知之。汾水利以灌(安邑)[平陽],絳水利以灌(平陽)[安邑]。’魏桓子肘韓康子,康子(履魏桓子)躡其踵,肘、足接於車上,而智氏分矣。身死、國亡,為天下笑。今秦之強,不能過智伯;韓、魏雖弱,尚賢[其]在晉陽之下也。此乃方其用肘、足時也,願王之勿易也。”

五 楚魏戰於陘山章

楚魏戰於陘山,魏許秦以上洛,以絕秦於楚。魏戰勝,楚敗於南陽。秦責賂於魏,魏不與。

營淺謂秦王曰:“王何不謂楚王曰,魏許寡人以地,今戰勝,魏王倍寡人也。王何不與寡人遇。魏畏秦、楚之合,必與秦地矣。是魏勝楚而亡地於秦也。是王以魏地德寡人,秦之楚者多資矣。魏弱,若不出地,則王攻其南,寡人絕其西,魏必危。”秦王曰:“善。”以是告楚。

楚王揚言與秦遇,魏王聞之恐,效上洛於秦。

六 楚使者景鯉在秦章

楚使者景鯉在秦,從秦王與魏王遇於境。楚怒。秦(合)[令]周冣為楚王曰:“魏請無與楚遇,而合[齊]於秦,是以[使景]鯉與之遇也。弊邑之於與遇善之,故齊不合也。”楚王因不罪景鯉而德周、秦。

七 楚王使景鯉如秦章

楚王使景鯉如秦。客謂秦王曰:“景鯉,楚王(使景)所甚愛,王不如留之以市地。楚王聽,則不用兵而得地;楚王不聽,則殺景鯉,更(不)與不如景鯉(留)[者],是便計也。”秦王乃留景鯉。

景鯉使人說秦王曰:“臣見王之權輕天下,而地不可得也。臣之來使也,聞齊、魏皆且割地以事秦。所以然者,以秦與楚為昆弟國。今大王留臣,是示天下無楚也,齊、魏有何重於孤國也。楚知秦之孤,不與地,而外結交諸侯以圖,則社稷必危,不如出臣。”秦王乃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