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唐紀五十九 起昭陽單閼,盡著雍涒灘,凡六年



庚午,賜內教坊錢萬緡,以備行幸。

夏,四月,甲午,淮南節度使王播罷鹽鐵轉運使。乙未,以布衣姜洽為補闕,試大理評事陸洿、布衣李虞、劉堅為拾遺。時李逢吉用事,所親厚者張又新、李仲言、李續之、李虞、劉棲楚、姜洽及拾遺張權輿、程昔范,又有從而附麗之者,時人惡逢吉者,目之為八關、十六子。

卜者蘇玄明與染坊供人張韶善,玄明謂韶曰:"我為子卜,當升殿坐,與我共食。今主上晝夜球、獵,多不在宮中,大事可圖也。"韶以為然,乃與玄明謀結染工無賴者百餘人,丙申,匿兵於紫草,車載以入銀台門,伺夜作亂。未達所詣,有疑其重載而詰之者,韶急,即殺詰者,與其徒易服揮兵,大呼趣禁庭。上時在清思殿擊球,諸宦者見之,驚駭,急入閉門,走白上。盜尋斬關而入。先是右神策中尉梁守謙有寵於上,每兩軍角伎藝,上常佑右軍。至是,上狼狽欲幸右軍,左右曰:"右軍遠,恐遇盜,不若幸左軍近。"上從之。左神策中尉河中馬存亮聞上至,走出迎,捧上足涕泣,自負上入軍中,遣大將康藝全將騎卒入宮討賊。上憂二太后隔絕,存亮復以五百騎迎二太后至軍。張韶升清思殿,坐御榻,與蘇玄明同食,曰:"果如子言!"玄明驚曰:"事止此邪!"韶懼而走。會康藝全與右軍兵馬使尚國忠引兵至,合擊之,殺韶、玄明及其黨,死者狼藉。逮夜始定,餘黨猶散匿禁苑中。明日,悉擒獲之。時宮門皆閉,上宿於左軍,中外不知上所在,人情恇駭。丁酉,上還宮,宰相帥百官詣延英門賀,來者不過數十人。盜所歷諸門,監門宦者三十五人法當死。己亥,詔並杖之,仍不改職任。壬寅,厚賞兩軍立功將士。

五月,乙卯,以使部侍郎李程、戶部侍郎、判度支竇易直並同平章事。上問相於李逢吉,逢吉列上當時大臣有資望者,程為之首,故用之。上好治宮室,欲營別殿,制度甚廣,李程諫,請以所具木石回奉山陵,上即從之。

六月,己卯朔,以左神策大將軍康藝全為鄜坊節度使。

上聞王庭湊屠牛元翼家,嘆宰輔非才,使凶賊縱暴。翰林學士韋處厚因上疏言:"裴度勛高中夏,聲播外夷,若置之岩廊,委其參決,河北、山東必稟朝算。管仲曰:'人離而聽之則愚,合而聽之則聖。'理亂之本,非有他術,順人則理,違人則亂。伏承陛下當食嘆息,恨無蕭、曹,今有一裴度尚不能留,此馮唐所以謂漢文得廉頗、李牧不能用也。夫御宰相,當委之,信之,親之,禮之,於事不效,於國無勞,則置之散寮,黜之遠郡。如此,則在位者不敢不厲,將進者不敢苟求。臣與逢吉素無私嫌,嘗為裴度無辜貶官。今之所陳,上答聖明,下達群議耳。"上見度奏狀無平章事,以問處厚。處厚具言李逢吉排沮之狀。上曰:"何至是邪!"李程亦勸上加禮於度。丙申,加度同平章事。張韶之亂,馬存亮功為多,存亮不自矜,委權求出。秋,七月,以存亮為淮南監軍使。

夏綏節度使李祐入為左金吾大將軍,壬申,進馬百五十匹,上卻之。甲戌,侍御史溫造於閣內奏彈祐違敕進奉,請論如法,詔釋之。祐謂人曰:'吾夜半入蔡州城取吳元濟,未嘗心動,今日膽落於溫御史矣!"

八月,丁卯朔,安南奏黃蠻入寇。

龍州刺史尉遲銳上言:"牛心山素稱神異,有掘斷處,請加補塞。"從之。役數萬人於絕險之地,東川為之疲弊。

九月,丁未,波斯李蘇沙獻沉香亭子材。左拾遺李漢上言:"此何異瑤台、瓊室!"上雖怒,亦優容之。漢,道明之六世孫也。

冬,十月,戊戌,翰林學士韋處厚諫上宴遊曰:"先帝以酒色致疾損壽,臣是時不死諫者,以陛下年已十五故也。今皇子才一歲,臣安敢畏死而不諫乎!"上感其言,賜錦彩百匹、銀器四。

十一月,戊午,安南奏:黃蠻與環王合兵攻陷陸州,殺刺史葛維。

庚申,葬睿聖文惠孝皇帝於光陵,廟號穆宗。

王播以錢十萬緡賂王安澄,求復領利權,十二月,癸未,諫議大夫獨孤朗、張仲方、起居郎柳公權、起居舍人宋申錫、拾遺李景讓、薛廷老請開延英論其奸邪。上問:"前廷爭者不在中邪?"即日,除劉棲楚諫議大夫。景讓,憕之曾孫;廷老,河中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