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唐紀五十九 起昭陽單閼,盡著雍涒灘,凡六年



十二月,庚寅,加天平節度使烏重胤同平章事。

乙未,徐泗觀察使王智興以上生日,請於泗州置戒壇,度僧尼以資福,許之。自元和以來,敕禁此弊,智興欲聚貨,首請置之,於是四方輻湊,江、淮尤甚,智興家貲由此累巨萬。浙西觀察使李德裕上言:"若不鈐制,至降誕日方停,計兩浙、福建當失六十萬丁。"奏至,即日罷之。

是歲,回鶻崇德可汗卒,弟曷薩特勒立。

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

△寶曆元年乙巳,公元八二五年

春,正月,辛亥,上祀南郊。還,御丹鳳樓,赦天下,改元。先是鄠令崔發聞外喧囂,問之,曰:"五坊人毆百姓。"發怒,命擒以入,曳之於庭。時已昏黑,良久,詰之,乃中使也。上怒,收發,系御史台。是日,發與諸囚立金雞下,忽有品官數十人執梃亂捶發,破面折齒,絕氣乃去。數刻而蘇,復有繼來求擊之者,台吏以席蔽之,僅免。上命復系發於台獄而釋諸囚。

中書侍郎、同平章事牛僧孺以上荒淫,嬖倖用事,又畏罪不敢言,但累表求出。乙卯,升鄂岳為武昌軍,以僧孺同平章事、充武昌節度使。

中旨復以王播兼鹽鐵轉運使,諫官屢爭之,上皆不納。

牛僧孺過襄陽,山南東道節度使柳公綽服橐鞬候於館舍,將佐諫曰:"襄陽地高於夏口,此禮太過!"公綽曰:"奇章公甫離台席,方鎮重宰相,所以尊朝廷也。"竟行之。

上游幸無常,昵比群小,視朝月不再三,大臣罕得進見。二月,壬午,浙西觀察使李德裕獻《丹扆六箴》:一曰《宵衣》,以諷視朝稀晚;二曰《正服》,以諷服御乖異;三曰《罷獻》,以諷徵求玩好;四曰《納誨》,以諷侮棄讜言;五曰《辨邪》,以諷信任群小;六曰《防微》,以諷輕出遊幸。其《納誨箴》略曰:"漢驁流湎,舉白浮鍾;魏睿侈汰,陵霄作宮。忠雖不忤,善亦不從。以規為瑱,是謂塞聰。"《防微箴》曰:"亂臣猖獗,非不遽數。玄服莫辨,觸瑟始仆。柏谷微行,豺豕塞路。睹貌獻餐,斯可戒懼!"上優詔答之。

上既復系崔發於獄,給事中李渤上言:"縣令不應曳中人,中人不應毆御囚,其罪一也。然縣令所犯在赦前,中人所犯在赦後。中人橫暴,一至於此。若不早正刑書,臣恐四夷藩鎮聞之,則慢易之心生矣。"諫議大夫張仲方上言,略曰:"鴻恩將布於天下而不行御前,霈澤遍被於昆蟲而獨遺崔發。"自餘諫官論奏甚眾,上皆不聽。戊子,李逢吉等從容言於上曰:"崔發輒曳中人,誠大不敬,然其母,故相韋貫之之姊也,年垂八十,自發下獄,積憂成疾。陛下方以孝理天下,此所宜矜念。"上乃愍然曰:"此諫官但言發冤,未嘗言其不敬,亦不言有老母。如卿所言,朕何為不赦之!"即命中使釋其罪,送歸家,仍慰勞其母。母對中使杖發四十。

三月,辛酉,遣司門郎中於人文冊回鶻曷薩特勒為愛登里囉汩沒密於合毗伽昭禮可汗。

夏,四月,癸巳,群臣上尊號曰文武大聖廣孝皇帝。赦天下。赦文但云:"左降官已經量移者,宜與量移,"不言未量移者。翰林學士韋處厚上言:"逢吉恐李紳量移,故有此處置。如此,則應近年流貶官,因李紳一人皆不得量移也。"上即追赦文改之。紳由是得移江州長史。

秋,七月,甲辰,鹽鐵使王播進羨餘絹百萬匹。播領鹽鐵,誅求嚴急,正入不充而羨餘相繼。

己未,詔王播造競渡船二十艘,運材於京師造之,計用轉運半年之費。諫議大夫張仲方等力諫,乃減其半。

諫官言京兆尹崔元略以諸父事內常侍崔潭峻。丁卯,元略遷戶部侍郎。

昭義節度使劉悟方去鄆州也,以鄆兵二千自隨為親兵。八月,庚戌,悟暴疾薨,子將作監主簿從諫匿其喪,與大將劉武德及親兵謀,以悟遺表求知留後。司馬賈直言入責從諫曰:"爾父提十二州地歸朝廷,其功非細,只以張汶之故,自謂不潔淋頭,竟至羞死。爾孺子,何敢如此!父死不哭,何以為人!"從諫恐悚不能對,乃發喪。

初,陳留人武昭罷石州刺史,為袁王府長史,鬱郁怨執政。李逢吉與李程不相悅,水部郎中李仍叔,程之族人,激怒之雲,程欲與昭官,為逢吉所沮。昭因酒酣,對左金吾兵曹茅匯言欲刺逢吉,為人所告。九月,庚辰,詔三司鞫之。前河陽掌書記李仲言謂匯曰:'君言李程與昭謀則生,不然必死。"匯曰:"冤死甘心!誣人自全,匯不為也!"獄成。冬,十月,甲子,武昭杖死,李仍叔貶道州司馬,李仲言流象州,茅匯流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