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唐紀二十七 起閼逢攝提格,盡強圉大荒落,凡四年



丁未,房州刺史襄王重茂薨。輟朝三日,追謚曰殤皇帝。

戊申,禁百官家毋得與僧、尼、道士往還。壬子,禁人間鑄佛、寫經。

宋王成器等請獻興慶坊宅為離宮;甲寅,制許之,始作興慶宮,仍各賜成器等宅,環於宮側。又於宮西南置樓,題其西曰"花萼相輝之樓",南曰"勤政務本之樓"。上或登樓,聞王奏樂,則召升樓同宴,或幸其所居盡歡,賞賚優渥。

乙卯,以岐王范兼絳州刺史,薛王業兼同州刺史。仍敕宋王以下每季二人入朝,周而復始。民間訛言上採擇女子以充掖庭。上聞之,八月,乙丑,令有司具車牛於崇明門,自選後宮無用者載還其家;敕曰:"燕寢之內,尚令罷遣;閭閻之間,足可知悉。"

乙亥,吐蕃將坌達延、乞力徐帥眾十萬寇臨洮,軍蘭州,至於渭源,掠取牧馬。命薛訥白衣攝左羽林將軍,為隴右防禦使。以右驍衛將軍常樂郭知運為副使,與太僕少卿王晙帥兵擊之。辛巳,大募勇士,詣河、隴就訥教習。

初,鄯州都督楊矩以九曲之地與吐蕃,其地肥饒。吐蕃就之畜牧,因以入寇,矩悔懼自殺。

乙酉,太子賓客薛謙光獻武后所制《豫州鼎銘》,其末云:"上玄降鑒,方建隆基。"以為上受命之符。姚崇表賀,且請宣示史官,頒告中外。

臣光曰:日食不驗,太史之過也;而君臣相賀,是誣天也。采偶然之文以為符命,小臣之諂也;而宰相因而實之,是侮其君也。上誣於天,下侮其君,以明皇之明,姚崇之賢,猶不免於是,豈不惜哉!

九月,戊申,上幸驪山溫湯。

敕以歲稔傷農,令諸州修常平倉法;江、嶺、淮、浙、劍南地下濕,不堪貯積,不在此例。

突厥可汗默啜衰老,昏虐愈甚;壬子,葛邏祿等部落詣涼州降。

冬,十月,吐蕃復寇渭源。丙辰,上下詔欲親征,發兵十餘萬人,馬四萬匹。

戊午,上還宮。

甲子,薛訥與吐蕃戰於武街,大破之。時太僕少卿隴右群牧使王晙帥所部二千人與訥會擊吐蕃。坌達延將吐蕃十萬屯大來谷,選勇士七百,衣胡服,夜襲之,多置鼓角於其後五里,前軍遇敵大呼,後人鳴鼓角以應之。虜以為大軍至,驚懼,自相殺傷,死者萬計。訥時在武街,去大來谷二十里,虜軍塞其中間;晙復夜出兵襲之,虜大潰,始得與訥軍合。同追奔至洮水,復戰於長城堡,又敗之,前後殺獲數萬人。豐安軍使王海賓戰死。乙丑,敕罷親征。

戊辰,姚崇、盧懷慎等奏:"頃者吐蕃以河為境,神龍中尚公主,遂逾河築城,置獨山、九曲兩軍,去積石三百里,又於河上造橋。今吐蕃既叛,宜毀橋拔城。"從之。

以王海賓之子忠嗣為朝散大夫、尚輦奉御,養之宮中。

己巳,突厥可汗默啜又遣使求昏,上許以來歲迎公主。

突厥十姓胡祿屋等諸部詣北庭請降,命都護郭虔瓘撫存之。

乙酉,命左驍衛郎將尉遲瑰使於吐蕃,宣慰金城公主。吐蕃遣其大臣宗俄因矛至洮水請和,用敵國禮;上不許。自是連歲犯邊。

十一月,辛卯,葬殤皇帝。

丙申,遣左散騎常侍解琬詣北庭宣慰突厥降者,隨便宜區處。

十二月,壬戌,沙陀金山入朝。

甲子,置隴右節度大使,領鄯、奉、河、渭、蘭、臨、武、洮、岷、郭、疊、宕十二州,以隴右防禦副使郭知運為之。

乙丑,立皇子嗣真為鄫王,嗣初為鄂王,嗣玄為鄄王。辛巳,立郢王嗣謙為皇太子。嗣真,上之長子,母曰劉華妃。嗣謙,次子也,母曰趙麗妃;麗妃以倡進,有寵於上,故立之。

是歲,置幽州節度、經略、鎮守大使,領幽、易、平、檀、媯、燕六州。

突騎施可汗守忠之弟遮弩恨所分部落少於其兄,遂叛入突厥,請為鄉導,以伐守忠。默啜遣兵二萬擊守忠,虜之而還。謂遮弩曰:"汝叛其兄,何有於我!"遂並殺之。

開元三年乙卯,公元七一五年

春,正月,癸卯,以盧懷慎檢校吏部尚書兼黃門監。懷慎清謹儉素,不營資產,雖貴為卿相,所得俸賜,隨散親舊。妻子不免饑寒,所居不蔽風雨。